民族研究
    主页 > 综合新闻 >

炎黄、华夏、中华-国人的民族认同过程

历史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包涵人间百情,世间百态,即有辉煌庄严、气贯长虹的堂皇盛世,又有诡谲多变、扑朔迷离的至暗时刻;有时让人击节扼腕、有时让人黯然垂泪、有时让人心驰目眩、有时让人气和神怡,无论何时何地谈起历史相关的话题,总能引来不少的目光和关注。

世界由一个个国家构成,想要了解一个国家,就要先了解它的历史,了解它的风土人情。作为国人,了解中国历史首先就要从构成这个国家主体的民族入手。

民族是指经过长期历史发展而形成的稳定共同体,是一群基于历史、文化、语言与其它人群有所区别的群体。

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根源之一,中国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同时也是个多民族大国,一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拥有很强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是世界上少有的多民族协同发展的典范。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最能代表中国人民族性的三个文化名词--“炎黄、华夏、中华”。


“炎黄”是传说中上古中国的两个部落领袖--炎帝和黄帝,是华夏文明始祖。古人将衣、食、住、行等许多方面的发明创造归功于他们。

文献记载,黄帝族和炎帝族最初都居住在陕西,后来向东迁徙,分别到了山西、河北和河南、山东,在迁徒的过程中,他们有联合有斗争,最后结为一体。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於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於是黄帝乃徵师诸侯,与蚩尤战於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意思是:轩辕时代,神农族开始衰败,各诸侯互相攻伐,荼毒生灵百姓,而神农氏没有力量征讨他们。于是轩辕就习兵练武,去征讨那些不来朝贡的诸侯,各诸侯这才都来归从。而蚩尤(东夷族九黎部落,正宗华夏人)在各诸侯中最为凶暴,没有人能去征讨他。而炎帝不甘氏族沉沦,想进攻欺压诸侯,于是诸侯都投靠了轩辕。轩辕自此施行德政、整顿军务,研究四时节气变化,精选推广五谷种植,安抚民众,丈量四方的土地,训练熊、罴、貔貅、貙、虎等猛兽,与炎帝在阪泉的郊野(今河北怀来县附近)交战,通过数次战斗才征服炎帝,使其归心。后来蚩尤发动了叛乱,不听从黄帝之命。于是黄帝征调诸侯的军队,在涿鹿郊野(今河北省涿鹿县附近)与蚩尤作战,最终擒获并杀死了蚩尤。从而诸侯都尊奉轩辕做天子,取代了神农氏的地位,这就是黄帝。


这段历史发生在距今大约4600年前,“阪泉之战”推动了氏族部落制向氏族联盟制的转变,对华夏民族的建立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而“涿鹿之战”对于古老的华夏民族由落后的野蛮时代向文明程度较高的新石器时代的转变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为夏朝的奴隶制社会奠定了基础。

经由这两场意义重大的战役,确立了炎黄部落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地位,使炎黄部落拥有了大片适于放牧与浅耕的中原土地,确立了中华文明发展的核心区域。

而九黎部落被打败后,一部分加入了炎黄部落,一部分南下荆楚和苗蛮集团混居在一起,成为南方少数民族的祖先。

“华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原意指国家大、文明高,最早出现在周王朝,又称“诸夏”或“华夏”,有时也单称“华”或“夏”(华与夏曾相互通用,两字同义反复,华即是夏)。大约从春秋时代起,我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


就这样汉族的前身--“华夏族”形成了,“华夏”也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华夏族居住在中原地区,中原居四方之中,华夏族的活动范围日益扩大,与周边其他各族不断融合、日益壮大,所以又引申出“中华”的意思,并最终成为代表整个中国的名称。

现在我们说的“中华民族”一词,具有国族的性质,是对当代中国境内各民族的一个统称,由梁启超先生创造。

他一开始认为“中华民族”是指“汉族”,但后来发现存在难以解释的问题,因为“中华”是中国词,“民族”是西方词(中国古代有“民”、“族”、“种”、“部族”等词,但没有民族连用的用法),所以又做出了“中华民族”是指称“中国人”的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