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民族文化 《石榴花开2》看满族儿女砥砺逐梦
由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委网信办特别指导,湖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特别合作,芒果TV出品的致敬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特别节目《石榴花开》第二季,每周二、周四于芒果TV上线。本期节目以《满族——筑梦在白山黑水》为主题,讲述了利用满绣技艺创新制作娃衣,为这门古老传统的手艺创造新价值的满绣非遗传承人桑菊;希望通过传统骑射项目,在京北第一草原的沃野上,实现“中国马镇”旅游体验转型理想的满族小伙嘎力巴图;以及几十年如一日守护枫林谷景区这片神奇土地的张春友,三位满族同胞,传承传统文化,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家乡、民族做贡献,展望美好生活的故事。
被看见,敢突破,才能被热爱——满绣非遗传承人桑菊的“破圈”路
“满绣”是满族人刺绣的简称,因其做工精细、美轮美奂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由于现代织印技术的发展和满绣商品化进程的相对滞后,这一绚丽的民族艺术瑰宝的发展一度走向了艰难境地。满族刺绣项目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作为该项目的非遗传承人,桑菊用工匠精神传承满绣。2018年,她与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政府文化干部池源,利用县里给到的30万扶贫启动资金,召回了三百多名外出务工的绣娘,成立传统服饰制作工坊,利用满绣技艺创新古风衣服,一年就带来了一百二十万的盈利。做了一辈子满族刺绣的桑菊,如今却因为一个特别的订单,被困在了自己最拿手的“蝶恋牡丹图样上——她们要给一个20厘米的球形关节娃娃制作一套正宗的满族传统礼服。正常尺寸成人衣服上的图案,要在一个小小的不到20厘米的娃衣上体现出来,如此小的图案绣娘应该怎么绣?各种针法、颜色的搭配,在那么小的图案上要如何体现出来?这些让桑菊犯了难。
在“蝶恋牡丹”上反复二十几稿走投无路的桑菊,从大姑桑静波这里获得了灵感,从蝶恋牡丹到蝶恋梅花,图样简化既可以让缩小后的“蝶恋花”意象保持完整美感,还可以让绣法降低难度。娃圈高手壶壶的到来,也为桑菊带来了满满的干货和新的娃衣销路,满绣工坊第一件成品娃衣的诞生,得到了顾客的认可,一个多月认真钻研的努力,为这门古老传统的手艺创造了新的价值, “打破”与“被打破”是桑菊心中非遗“破圈”的必经之路。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满族人,故土情结是桑菊创作中的重要主题,她希望在之后的作品中继续展现民族特色,让自己的这门老手艺,成为满族文化一张独特的新名片。
以梦为马,满族小伙嘎力巴图,用骑射运动打造草原特色的“中国马镇”
有着悠久历史的满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尚武且赋有竞争精神的满族,自古以来崇尚盘马弯弓,精于骑马射箭,并以之开基创业。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大滩镇上的马背文化由来已久,居住在这里的满族人世代养马驯马,人人骑马,作为京北第一草原,万马奔腾的的大滩镇又被称为“中国马镇”。满族小伙嘎力巴图是一名专业的骑射选手,在2018年的世界骑射比赛中,他代表满族参赛,与来自国内外各地的骑射手同场竞技,取得了第五名的成绩。
此次,他收到大滩镇政府部门的邀请,来到旅游小镇——“马镇”组建一支满族骑射队,教年轻人骑射技艺,将产业和文化旅游进行结合,开创当地共同致富的新途径。嘎力巴图对自己亲自选出来的三个年轻人寄予厚望,他希望在明年的赛场上他们能拿着自己为他们制作的弓箭,为家乡争得荣誉。为了让队员们更安心地练习,嘎力巴图还帮助队员们将家中的马匹,统一送到镇上一体化管理的马棚里,在这里,村民们的马集中注册芯片,统一管理,每匹马都生成一个二维码,方便游客出租,所得的收入以分红的方式给到村民,新政策正好解决了队员贺利伟的燃眉之急。嘎力巴图希望在自己的努力下,让更多的年轻人都加入进来,用他们的努力,在京北第一草原的沃野上实现“中国马镇”旅游体验转型的理想。
?
枫林谷景区里的神奇植物“守护者”张春友
“枫林映清泉,绿树掩幽谷”,辽宁东部山区桓仁满族自治县南部有一处集 “森林、溪水、氧吧、枫叶”的休闲度假旅游景区——枫林谷景区。景区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高达98.75%,树种多样,绿意盎然;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遍布林下。58岁的张春友是枫林谷景区里最老的护林员,已经为林场工作了四十余年的他,对这片森林了如指掌,每天往返于家和森林,认真地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神奇植物的生长。经过开发,枫林谷景区带动了林场的发展,森林公园营业至今,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旅游收入成为了国有林场收入的主要来源。还有2年就要退休的张春友,决定带上3名年轻的森林勘探队员,一起开发一条叫做“神奇植物在哪里”的新旅游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