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研究
    主页 > 综合新闻 >

冰雪丝路|吉林: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北国江城


坐落于吉林省东部的吉林市,背负长白,面向松江,是东北地区和吉林省境内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城市和新兴工业基地。呈S形蜿蜒流过市区的松花江不仅给吉林市带来了旖旎秀色,更因冬季江水温暖,与东北的寒冷气温相互作用下,水气凝华于树梢,形成了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之一的雾凇。每当雾凇来临,寒江雪柳,玉树琼花,景色壮观。

吉林市居于松花江上游区段的中心,河谷、盆地、低丘、平原交错分布,四季分明,降水丰沛,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矿藏资源。山环水绕、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提供了优越的居住环境,滋养着人类文明。除了汉族,这里还曾是秽貉、扶余、靺鞨、高句丽、契丹、蒙古、女真等部族的居住地,为吉林市留下了深厚的历史沉淀和多样的传统文化。

东北最早古都
吉林市的历史发展极早,距今2万年前,桦甸市榆木桥子镇寿山仙人洞已经出现了人类活动的痕迹。西汉时期,扶余人成为该地区的主体居民,《史记·货殖列传》中提及“夫燕……北邻乌桓、夫余,东绾秽貉、朝鲜、真番之利”。可见,当时的扶余人已经在此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史称扶余国,其国都鹿山王城正是今天吉林市东团山麓“南城子”一带。

最早提及扶余国起源的,是东汉王充在他的《论衡·吉验篇》中记载的一个故事:“北夷橐离国王侍婢有娠,王欲杀之。婢对曰:‘有气大如鸡子,从天而下,我故有娠'。后产子,捐于猪溷中,猪以口气嘘之,不死,复徙置马栏中,欲使马借杀之,马复以口气嘘之,不死。王疑以为天子,令其母收取奴畜之,名东明,令牧牛马。东明善射,王恐夺其国也,欲杀之。东明走,南至掩淲水,以弓击水,鱼鳖浮为桥。东明得渡,鱼鳖解散,追兵不得渡。因都王夫余。故北夷有夫余国焉。”正应和了东北族群中常见的卵生降世的传说。有趣的是,这个传说后来被高句丽“借鉴”过去,改头换面一番后成了高句丽祖先朱蒙的建国传奇。

扶余国的民众,在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松嫩平原一带,以城镇与村落为单位,过着定居的生活。发达的农业与畜牧业也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据考证,当时的扶余人已经具备了黄金的抽丝工艺技术、较先进的纺织与制革技术以及宫室与城堡的修建技术。在国力鼎盛时期,扶余国国土南达高句丽、东达挹娄、西接鲜卑,方圆约两千里,“其国殷富,方二千里,户八万。”
不过,作为农耕一族的扶余国,也有着与中原王朝相似的困扰,在面对周边以劫掠为生的游牧民族时,等候他们的常常是被“吊打”。自西晋开始,扶余国不断受到来自鲜卑、勿吉和高句丽的武力打击,终于在公元493年因难以抵抗勿吉(或高句丽)的入侵亡国。
盛极而衰的渤海旧城
开元元年(713),唐玄宗加授盘踞吉林一带的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吉林市成为渤海国下属的独奏州之一的涑州。渤海国“地方五千里,户十余万,胜兵数万,颇知书契。尽得扶余、沃沮、弁韩、朝鲜、海北诸国”,被称为“海东盛国”,形成了多民族混合而成的全新文化。

唐朝文化向渤海国的强势输出,帮助渤海国完成了从奴隶制向封建社会的蜕变。渤海国王仿照唐礼,“习古今制度”,设立了政堂省、宣诏省、中台省和忠部、仁部、礼部、智部、信部,简易版的“三省六部制”,在地方设五京及府、州、县的建制,进一步完善了渤海国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与人们通常想象中渔猎民族的落后不同,此时的渤海国农业发达,手工业也毫不逊色于中原地区,已经能够织出丝织品与麻织品两种织物,且在冶金、制陶方面有着不凡造诣。据《杜阳杂编》记载,会昌元年(841),渤海王大彝震向唐朝朝贡,贡品中的一个瓷盆“量容半斛,内外通莹,其色纯紫,厚可寸许,举之则若鸿毛”,瓷盆的精美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