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研究
    主页 > 综合新闻 >

画家余楚民与“黄鹤楼”的民族文化传承

黄鹤楼位于武汉长江南岸武昌蛇山峰顶。

据原黄鹤楼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余楚民先生介绍:相传黄鹤楼始建于吴二年三国时期(公元223年)黄武,唐代诗人崔颢的《古人取黄鹤楼,黄鹤楼闲在此》已成为历代佳作。从此,黄鹤楼成为山水人文相依的文化名楼,吸引了崔浩、李白、白居易、贾岛、陆游、杨慎等历代名人。 、张居正等,纷纷来此玩耍、吟诗、闹。有许多著名的诗歌。

黄鹤楼有1700多年的中国历史丰富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文化内涵,使坪山获得了“天下第一楼”的美誉。历代多次毁坏重建。 1981年10月,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重建。

武汉市政府的目标是将重建后的黄鹤楼建成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建筑”。 1984年,作为特殊人才,于楚民先生调任黄鹤楼办事处改建,负责其文化建设、当代名家书画作品收藏、文化底蕴与景区布局、规划等工作。和组织文化活动。

为了充分表达黄鹤楼的文化精神,重建办公室于初民先生和同事们在上面留下了大量的诗词、诗词、对联。黄鹤楼。对主体建筑进行收集整理,包括黄鹤楼的布局、建筑外的附属建筑,以及人文景观与黄鹤楼的整体协调,可以使主体建筑更加气势磅礴。他们查阅了大量的史料和文献,并与有关部门的专家一起研究讨论。

1985年6月,重建后的黄鹤楼矗立在长江边以崭新的姿态。地板内外均绘以仙鹤为主体,以云纹、花草、龙凤为支撑图案,更能以艺术形式展现黄鹤楼的气势;让万里长江紧邻的黄鹤楼,屹立在蛇山之巅,巍然屹立。 ,辉煌壮丽,更能彰显黄鹤楼的文化精神。

黄鹤楼一楼大厅的前墙是一幅以“白云黄鹤”为主题的巨大陶瓷壁画,代表了神话和黄鹤楼的传说。 ;周边空间陈列着有关黄鹤楼的重要文献、名诗风景版画、历代黄鹤楼画的复制品。两边的柱子上挂着7米长的对联:清爽的气息西来,云扫天下,大地震动;大江东去,海浪冲刷过去和现在的忧愁。

二楼大厅前墙上,有当代诗人闫伯礼的唐诗《黄鹤楼传》,描述了黄鹤楼的历史和名人轶事;楼机两侧有两幅壁画,其中一幅是《孙权建城》,形象地描绘了黄鹤楼和名人轶事。武昌市的诞生史;另一种是“周瑜设宴”,反映了从三国到黄鹤楼的名人活动和节日。

三楼大厅的壁画是崔浩、李白、白居易、陆游等唐宋名家的“绣花画” . 他们也有他们关于黄鹤楼的著名台词的摘录。

四楼大堂分为几个带屏风的小厅,内有当代名人字画供游人欣赏和选购。顶楼有《长江千里》等卷轴和壁画。

黄鹤楼外有铜铸黄鹤形、宝塔、牌楼、廊、亭等,有白云主楼周围有亭、象塔、碑廊、山门等。黄鹤楼所在的蛇山景区开辟为黄鹤楼公园,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

白云阁,历史上南塔的别称,亭名源于唐代诗人崔浩的诗“黄鹤已去,白云空千载”。白云阁位于黄鹤楼东侧。亭高41.7米。 1992年1月竣工,亭名由历史学家周谷城题写。

舍笔亭于1991年重建,亭名取自《崔浩诗李白落笔》中的一个好故事。

千禧年吉祥钟,取连接20世纪和21世纪的意思,钟身由铜合金制成,是之后铸造的最大的青铜钟。明代永乐钟。

“鹅”碑亭,有清代武昌蛇山黄湖集相传的青草“鹅”石刻面。传说中的圣书王羲之就在这里黄鹤楼下养了一群鹅,忍不住写下了这个字。 1986年,在拓印的基础上重制鹅字碑,以碑为亭墙,建六角亭。

景区鹅塘周围的诗碑廊,收录了历代名人写的名句名句和咏黄鹤楼的诗句。当代国内书画大师(部分当代诗歌也包括在内)。碑壁共镶嵌石碑124块,按原作描刻。

黄鹤归来铜像由龟、蛇、鹤三种吉祥动物组成。龟蛇携双鹤奋力向上,黄鹤帽足龟蛇俯视天下。

九九鹤浮雕是中国最大的户外花岗岩浮雕。整个雕塑是红色的。 99只鹤舞姿各异,在松、竹、竹中和谐分布。在海中,灵芝,流水,岩石,云彩。

黄鹤楼公园管理处负责人讲述:余楚民先生40多年来,用自己的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为黄鹤楼文化建设服务;画鹤是他毕生的追求。作品中的黄鹤在蔚蓝的天空中快乐地飞翔,伴随着白云,仿佛让人听到了能穿透天空,久久不能消失的尖叫声;他的黄鹤不仅让《黄鹤楼传奇》依然唤起了人们对历史的记忆和对文化的热爱,同时也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他用艺术语言表现了黄鹤楼的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