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研究
    主页 > 综合新闻 >

走进“新疆民族乐器村”:手艺人的坚守与传承

中国日报7月9日电(记者 魏小浩)2021年7月9日,中国日报记者走访了素有“新疆民族乐器之乡”之称的新疆喀什市疏附县托万科乌库萨克村。记者来到71岁的伊明江乌手尔家时,他和家人正在手工制作新疆传统民族乐器。老人介绍说,他的手艺已经从祖先那里传承了五代,他的两个儿子也精通这门手艺。

一鸣江乌首尔家族三代人演奏新疆民族传统乐器。 (中国日报记者魏小浩 摄)

2012年,他们手工制作的新疆民族传统乐器布尔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据一鸣江乌手尔介绍,从选材、木材加工、调音到网上销售,都是一家人完成的。目前,一件成品乐器至少卖500元。因为出产的乐器质量好,久而久之,也有了一定的名气,来这里的订单也让他们有些忙不过来。技艺传承的同时,这份坚持也给家里带来了稳定的收入,年收入12万元。

疏附县制作民间乐器的历史悠久,是新疆最著名的民间乐器之一。 2013年,中国新疆民族乐器博物馆在这里建成开放,成为喀什民族乐器保护、传承、展示宣传、学术研究的重要基地。

伊名江乌首尔展出新疆传统民间乐器半成品。 (中国日报记者魏小浩 摄)

伊名江乌守尔和他的家人正在制作新疆的传统民间乐器。 (中国日报记者魏小浩 摄)

伊名江乌手尔准备加工用于制作新疆传统民间乐器的木材。 (中国日报记者魏小浩 摄)

一鸣江武寿家族打造的世界最大丹波,现藏于新疆民族乐器博物馆。 (中国日报记者魏小浩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