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车企惊现高考题,换着是你,会怎样去理解
因被本次高考文综题点名,“甲企业”无意之间再度走红,到底是哪一家?其实答案已跃然纸上了。
从DM-i车型的热销,到终端市场的一车难求,从第1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到惊现高考文综题,比亚迪在新能源车发展有如惊涛骇浪的2021年里,并没有少刷我们的眼球。
大概谁也不会想到,在上世纪90年代中以生产制造手机电池起家的一家中国民营企业,会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掌握“三电”核心技术的新能源车企,同时也成为了全球新能源车企的龙头企业。
题中提到的“垂直整合”模式是一种纵向一体化模式,将供应链一个个环节分解打造垂直一体化,纳入自己的体系之中,相当于能自己做的都自己做。正所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保证了在核心技术领域不被外国企业卡脖子。虽然连续剧《岁月风云》剧中描述的是另一家中国民营车企,但相信看过的朋友对于外企对中国车企的“卡脖子”都深有体会。
“除了汽车轮胎和玻璃,比亚迪具备了几乎所有核心零部件的生产能力“,是广为流传并最能体现比亚迪垂直整合模式达到了什么高度的一句话。
回到2008年,当比亚迪推出全球第一款量产插电式混合动力车F3DM的时候,规模很小,电动车也不被人看好,产业缺乏配套,没有小伙伴敢一起“冒险”,零部件供应商要么不合作,要么报天价,找寻合作伙伴的过程中,试错的成本足以拖垮产业。
比亚迪只能自力更生,垂直整合,最厉害的时候,所有的零部件,除了轮胎和玻璃,比亚迪什么都能做。而到了如今,比亚迪的朋友圈,已经有了像奔驰、丰田、滴滴这样的合作伙伴。
多年来坚持垂直整合的战略路线,使比亚迪相当重要技术研发,其拥有超过3.5万名技术人员,全球累计申请专利约3.2万项,如今平均每天能拿出11项发明专利!比亚迪礼宾楼博物馆里的专利墙也只是其所有专利的冰山一角。
比亚迪的技术储备丰富到什么程度?比亚迪把自家的技术储备比作一个“技术鱼池”,能随时在里面捞一条出来用用。强大的研发实力以及丰富的技术储备,使比亚迪素有“技术狂魔”之称号。
垂直整合成就了比亚迪在三电领域的核心技术,如大家都熟知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高效率超高转速双面直喷油冷扁线电机、IGBT 4.0技术功率芯片。
自进入汽车行业以来,垂直整合模式就伴随了比亚迪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垂直整合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发展模式,就如王传福董事长曾坚信:“比亚迪的电池不会对外出售,我们要保持比亚迪在电池领域的领先地位”。随着电池多元化,竞争对手在电池技术层面的进步,比亚迪在成本控制的优势渐失,加上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提升方面相比三元锂电池的劣势,比亚迪动力电池的装机总量在2017年被宁德时代反超。
2018年,比亚迪由相对封闭的“垂直整合”模式,走向开放创新。大家比较关心的可能是,“比亚迪到底开放了什么?”
开放电动车技术平台 - 比亚迪“e平台”简单来说就是五个数字-“”,两个3代表电驱三合一和高压三合一、三个1代表一块将仪表、空调、音响、智能钥匙等控制模块十合一的 PCB 板、一块搭载Di Link 系统的智能自动旋转大屏、一块长续航且性能稳定的电池。
驱动三合一将使扭矩密度提升 17%,功率密度提升 20%,重量降低 25%,体积降低 30%,总成成本降低 33%;高压三合一将会使重量降低 25%,功率密度提升 25%,产品成本降低 43%;集成的 PCB 板则可以减少配件,降低成本,提升稳定性,标准化扩展应用。
开放智能网联系统DiLinkDiLink 向开发者开放了共计 341 个传感器接口和 66 项控制权。按照比亚迪官方的说法,开放传感器的好处是:“参考手机仅有 10 多个传感器就衍生了千万级应用,可想而知,比亚迪汽车341个汽车传感器和66项控制权的全面开放,衍生出的将是一个具有无限可能的「超级汽车生态」。”自此,比亚迪迈向“开放”,中国汽车工业也从“技术引进”走向“技术输出”。
与百度Apollo共建车辆认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