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研究
    主页 > 综合新闻 >

保亭民族博物馆建馆30载 让文物“活”起来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5月20日消息(记者 林师堂 保亭融媒体中心记者 黄亮 陈芬芬)博物馆是人类的记忆,也是沟通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5月18日晚,保亭民族博物馆成立30周年庆活动在保亭七仙广场正式开展。30年来,保亭民族博物馆积极发挥文化交流与服务公众的功能,让文物"活"起来,更好地传承文明、服务发展。


保亭民族博物馆。

"博物馆的未来 恢复与重塑"现场,霓虹闪烁,以黎族苗族传统歌舞表演、黎族竹木器乐演奏和现场互动、线上知识抢答等精彩节目吸引市民驻足围观,也让更多的人进一步了解和感受保亭的黎苗传统文化。

据介绍,保亭民族博物馆是以收藏、展示和研究保亭历史和黎族苗族传统文化的专题性民族博物馆,于1991年成立,历经3次搬迁,2013年8月12日,新馆正式揭牌并对外免费开放。目前,馆内收藏物品达1000余件套,分为历史、民族、革命等三大类,其中一、二、三级珍贵文物有70余件套。

"很不错,内容丰富,对黎苗传统文化顿时有了兴趣。"参观的市民纷纷表示,来保亭民族博物馆可以感受到过往的一些历史,沉淀而有韵味,还能提升一下自身的修养,是一种非常好的体验。


保亭民族博物馆展品。

保亭民族博物馆将静态展览以动态的形式展示,宣传保亭的人文变迁、文物保护法律法规、文物工作方针政策,以此提高社会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积极投入文物保护中,同时增强保亭人民对文化景观和其自身价值观起源的意识。

海南省博物馆馆长陈江说,保亭民族博物馆很好地体现了保亭的民族文物、民风民俗,它之所以那么出色,因为它抓住了自身的特色,结合了保亭当地的民风民俗等特点。

陈江建议,要深入挖掘保亭的文物的资源,开展一些文化创意,或者是衍生的文化创意,这非常关键,能让观众到了博物馆,不单单可以了解保亭的黎苗文化,而且能把文化带回家,这样的博物馆将会更加具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