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研究
    主页 > 综合新闻 >

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还有力的

导语: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还有力的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大家都知道,在我国长达几千年的历史当中。涌现了许多封建王朝。自古以来没有哪个王朝或者皇帝不想让自己的国家江山永固。但社会在进步,历史在发展。每个王朝的辉煌通常是短暂的。如果国家的领导者不能正确的领导国家或者在一些关键的政治决策方面出现重大的失误。那么必定会导致国家走向下坡路。而如果其后的执政者或者帝王都没有对这一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加以放任不管,那么国家就会越来越腐败。最后积重难返,走向灭亡。


其实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例如盛极一时的大唐,在唐太宗李世民和唐玄宗前半生的英名领导下国力强盛,一度成为了世界上最繁荣强大的国家。但是如果稍加不注意,国家就会从神坛跌落走向陌路。唐玄宗李隆基在他的后半生开始宠幸杨贵妃并荒于政事。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致使唐朝再也没有出现往日的盛世局面。还有明朝,本来也创造了永宣盛世的大好局面。但明朝末期的几位皇帝除了崇祯皇帝朱由检外全部大多不理朝政。而把关键性的权力交给了无比贪婪的宦官。这一问题居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所以最终将大明拖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所以笔者认为:一个国家尤其是对于古代的那些封建王朝来说,改革至关重要。当国家出现了问题,不管他是军事方面,政治层面,还是制度层面。都应该积极的进行探讨与改良,这才是兴国安邦最佳的办法。而在混乱的南北朝时期。虽然政权的更迭超乎了我们的想象,帝王的懦弱昏庸成为了当时的风尚。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当时也出现了几位值得一提的杰出帝王,而今天我们要探讨的就是北魏冯太后与孝文帝的改革。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孝文帝在当初是如何实行自上而下的一次改良的。


孝文帝是北魏的皇帝,当初文成帝因病去世,而北魏是由鲜卑拓跋氏建立于北方的一个政权,所以当时国家遵守着少数民族鲜卑人的一些生活习惯。人死后的第三天才举行火化的仪式,在文成帝死后的三天,百官文武怀着悲痛的心情和对文成帝的缅怀来到了火葬场里。他们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曾经效忠过的文成帝被大火慢慢所吞没。火焰在筑起的高台之上熊熊的燃烧。眼看着残忍的烈焰就要将文成帝的尸体吞没,却突然从人群之中冲出一个披头散发的女子,只见她衣衫不整嚎啕大哭着就冲向燃起大火的高台想要殉情。众人见状都惊呆了,个个面面相觑一脸茫然。


他的仆从见状也顾不得那么多了,急忙飞奔而去拦腰抱住了这名女子,原来她就是冯皇后。众人这才反应过来,都急忙劝谏冯皇后一定要以江山社稷为重,不要冲动。冯皇后只得作罢,跪倒在高台之下默默的看着自己的夫君被大火吞食终于体力不支昏厥了过去。然而谁都没想到这位寻死寻活的年轻皇后就是日后走向权力巅峰的女性少数民族伟政治家——冯太后。原来,当时北魏面临着十分严重的政治危机。因为地主阶级的兴起导致他们在北方各地兼并农民的土地把他们当作荫户,从而进行源源不绝的剥削。首先这种做法让地主阶级的势力在地方越来越大,而朝廷无法征收到应有的税收。


另一方面,农民得不到耕种的土地,而有土地的农民还要向地主缴纳高额的附加税与人丁税。所以一时间老百姓怨声载道。这极大的威胁到少数民族鲜卑人所建立的北魏政权。而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当时的鲜卑民族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在寻求着积极的变法。正所谓穷则生变,所以当时北魏的冯太后就担起了这一改革国家政治制度的重任。不得不说我国的历史上还是出现了许多有着极高政治才能的女性人物,他们往往能比一些男性皇帝把国家治理得更好。所以笔者认为:如果古代能摒弃这种落后愚昧的男尊女卑旧观念,大胆的启用有才能的女性官员。会极大的促进我国历史社会的进步。


不知道这种重男轻女的思想埋没了多少有才华的女性。不可否认,正确的意识形态对人与社会都有很重要的作用。话说当时的冯太后力排众议,顶着强大的压力在北魏实行了均田制与三长制。均田制让农民有地可耕,而三长制则极大的制约了地主阶级对农民的盘剥,让朝廷可以征收到大量的税收。虽然在当时要改变这一社会现状和习惯有非常大的阻力。但事实表明这两种制度对北魏乃至其后几百年的政治制度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这两种制度无异于一位良药。而北魏则是一名病入沉疴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