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研究
    主页 > 综合新闻 >

中华民族于四万年前进入中国,各民族是由聚合

中国有56个民族,总称为中华民族,这是人所共知的。汉族在各民族的数量上占据了绝大多数,而其他民族则是少数民族。那汉族又是怎么出现的,中国的各个民族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汉族”是近现代的民族学概念。“汉族”之前身是“汉人”,再往前是“华夏族”。“汉族”有一个融合扩展的过程。最重要的是,“汉族”及其前身,是中华大地上的“原始民族”毫无疑义。
“民族学”诞生的时间并不很长。
19世纪中后期,受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的影响,逐渐出现了美国的摩尔根、英国的泰勒和麦克伦南,以及瑞士的巴霍芬等专业民族学者,标志着“民族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出现和建立。但是至今关于“民族”的定义始终难以统一。

不过,各种靠谱的民族理论中,都包含如下基本要素——即“语言、聚居地域、生产方式、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等心理状态的同一性”。不靠谱的,如纳粹的“雅利安人”理论除外。

中文的“民族”,包含“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中华民族”,是“广义”层面的民族概念;“汉族”,则是“狭义”层面的民族概念。
中国最早使用“民族”这一词汇,目前能查到的古籍,是南朝宋齐时期道士顾欢的《夷夏论》,以此区分“族别”。实际上,早在殷商时期,从甲骨卜辞看,当时的人们,已经有了明确的“族”之概念,如对“羌”等记载描述。
“汉族”这一称谓,目前所知,最早出现于19世纪中期。
同治三年(1864年11月,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在漳州致书美、英、法三国驻厦门领事,使用了“汉族”一词。学者称,这是文献可见较早的“汉族”用例。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清末诗人黄遵宪在《驳革命书》中说:“倡类族者,不愿汉族、鲜卑族、蒙古族之杂居共治,转不免受治于条顿民族、斯拉夫民族、拉丁民族之下也。”这是黄遵宪批评 “排满革命”之弊——认为强调汉族与满族的矛盾,将会落入西洋民族的统治之下。

学者们认为,辛亥革命前改良派与革命派的论战,使“民族”概念关注度陡然提升,亦使“汉族”概念趋于明确。至辛亥革命后,“五族共和”“中华民族”概念亦被提出,成为更为重要的“广义”民族概念。此时,“汉族”一词,则逐渐更精确地成为民族学概念,且被广泛使用。
“汉族”之前身概念是“汉人”。
清代,有“满蒙官员”和“汉官”之分;亦有“满蒙旗兵”与“汉军”之别。
明代不必多说。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于应天府即今南京发布北伐檄文《谕中原檄》,斥责蒙元“使我中国之民,死者肝脑涂地,生者骨肉不相保”,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纪陈纲,救济斯民”口号,确立“北逐胡虏,拯生民于涂炭,复汉官之威仪”目标,并明确“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之原则。
元代疆域广阔,称域内民众为“国人”,独称“中国”域内为“汉人”,从官制、刑律上均歧视“汉人”。不过,其所称“汉人”,如元末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氏族.汉人八种”所云,将“契丹”“高丽”“女真”等,皆列入“汉人”之列。

“汉人”之称,始于两汉,原因在于“汉”之强大。刘邦起事,被项羽封为“汉王”,称帝后遂以“汉”为国号。西汉名将陈汤上书云:“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他也确实领兵在西域打出了“国威”。其时,周边国家,即称汉朝使者为“汉使”,汉军为“汉兵”,民众为“汉人”。《汉书》载:“近西羌保塞,与汉人交通。”《后汉书》云:“月氏来降,与汉人错居。”

魏晋南北朝以降,大量“胡人”入华,且出现多个胡人政权。但汉胡杂居,“汉人”与“胡人”并称,出现了一个胡汉融合的绵延过程。
《北史》、新旧《唐书》、《辽史》等诸多正史中,多有“汉人”称谓出现,并还以“汉子”代称“汉人”。
前面说到,明太祖朱元璋的檄文中,说到了“中国之人”“恢复中华”“华夏之族”等等。
“汉人”之前身,即“华夏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