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研究
    主页 > 综合新闻 >

隐世秘境与游耕民族,浙江景宁为什么对畲族如


畲(shē)族作为广泛散布在南部中国的游耕民族,历史上一直在迁徙。

迁徙的原因有多种,1999 年出版的《浙江省少数民族志》将其归为政治、经济两方面。政治原因包括统治阶级压迫、起义失败、逃避战乱等,后者则是出于生存的需要,人口增加、土地变得贫瘠等问题都可能导致迁徙。畲族的发源地如今是客家民系的大本营,同为山地民族,为了获取资源,族群间的竞争也会导致迁离。竞争的另一面往往是融合,今天听到的畲语和客家话之间极大的相似性就是这段历史的鲜活印记。


畲族人家

根据中央民族大学的施联朱教授的研究,畲族在隋唐以前就已经活动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宋元时期扩展到了福建中部、北部,明清时期已经遍布于闽东、浙南等地。

这是一个对历史上畲族活动范围的概括式描述,因为畲族刀耕火种的经济方式只适合散居生活,所以他们的迁徙也多是以几家几户为单位的小规模迁徙。这就导致每个支系的迁徙路线不同,方向可能大相径庭;而同一地区的畲民,迁入时间也前后不一。在隋唐到元明的几百年间,他们时而南下,时而北上,或东行,或西向,在广东、福建、江西、湖南等地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只是越往后才越呈现出往福建东北部聚集的倾向。


畲族村

到了明万历年间,福建东北罗源等地的畲族也不得不外迁了,能往哪儿去呢?西南?这是他们迁来的方向,似乎回不去了。只能继续往北,去浙江!

浙江怎么去?古代闽浙陆上交通有东、西两条干线。东路沿海岸线而行,这是闽浙之间最古老的道路。从罗源出发,经宁德、福安、福鼎入浙江,沿苍南、平阳到温州,再往北可到杭州。西路则要翻过武夷山脉。先从罗源往西到古田、建瓯,此处又分作两条古道:从分水关入江西铅山是主要路线,再从上饶往东进入浙江衢州;另一条更为艰难的道路是过枫岭关、仙霞岭,直接到浙江江山再北往衢州方向。

江西铅山

然而无论是东路还是西路,对于当时的畲族人来说都不是最理想的选择。东路上温州当然可以,但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不太适合迁居,只能沿雁荡山前行。西路翻武夷山也可以,但畲民到铅山就不得不停下脚步,出铅山也就出了武夷山,面对的不是平原就是汉族聚居的低矮丘陵,难寻容身之处。

最后的目光落在了景宁 —— 浙闽传统交通线纷纷绕开的山地区域。福建境内的鹫峰山脉与浙江的洞宫山脉相连组成了广阔的山区,山脉向东延展,呈西南 - 东北走向。这一带是浙江海拔最高的山地,常被称作“浙江的屋脊”。处于这片区域的景宁,还有与之接壤的云和、泰顺等地是浙江内陆开发最晚的地方,山高路远、地广人稀,直到明朝中期才设县。

浙江景宁

明朝最终在此设县主要出于经济和军事两方面原因。经济上,浙南、闽北自唐宋以来就是国家的重要产银区,入元后虽然云南矿业地位抬高,但浙、闽仍然是排名全国第二、三位的重镇。浙江银矿的重镇在丽水,景宁还没从青田县析分出来的时候,青田县的产银占整个浙江的三分之一以上。

银子作为明代最重要的流通货币,总是不够用。结果是官府乱开滥采,导致矿脉断绝。矿区的百姓被压迫得厉害,官民冲突不断升级,最终矿工叶宗留等人愤而反抗,掀起了席卷闽、浙、赣三省的大起义,他们的根据地就是浙闽交界的山区。

浙江云和县梯田

反抗持续了四五年才慢慢平息,战乱结束后的景泰三年(1452),景宁因“山谷险远,矿徒啸聚”设县。景宁名字来源于“景泰缉宁”,“景泰”是皇帝的年号,而“缉宁”缉的就是矿工起义的宁。周边泰顺、云和、寿宁等地也都同时设县,这些新县的名字听起来一片祥和,其实都是为了煞一煞地方上的叛逆之气。

几十年后,畲族大规模迁徙到景宁。那时景宁人口不算多,地主势力根基也不似后来强大,政府安抚百姓,生存环境也适宜。寻一处杳无人烟的深山,便可安居乐业。纵观当时浙南闽北的形势图,景宁地区就好像是上天给迁徙的畲民开了一处豁口。

景宁畲族自治县行政地形图。供图 /景宁县民政局

这个豁口并不好走。在中国,两省交界处往往有高山大河等天然屏障,浙闽之间尤为典型。福建寿宁与景宁交界处的山垟尖,山高 1637 米,山体由燕山运动地质时期凝灰岩构成。这种岩石质地坚硬,难以风化,所形成的山体陡峭非常,山顶高耸,山脊线明显。所以从寿宁入景宁走的古道——青草隘,真正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