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松:用民族艺术为贵州添彩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原创稿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作为民族高校,在音乐舞蹈人才的培养上或许有着先天的优势,而深耕民族沃土,必将春华秋实。当然,如何传承和创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从来都是重要的时代命题,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院长唐德松对此有深有感触。从田野挖掘,到课堂传授,乃至舞台创作,多年来,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构建了一套独特的教学体系,让越来越多的教学成果得以登上大舞台,展现给世人。这背后,是辈出的人才和闪亮的成绩。可以说,是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用民族艺术为贵州添光彩,而这也是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的一个缩影。
有一种责任 叫守护侗族大歌
有一种音乐,必须由3人以上才能进行演唱,时而似鸟叫虫鸣,时而像高山流水,旋律多变,悦耳动听。1986年,这种音乐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一经亮相,技惊四座,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
这种音乐,就是来自贵州的侗族大歌,素有“天籁之音”之美誉,起源于25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侗族大歌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自此,侗族大歌的传承和保护备受关注。不过,一个严峻的现实是,由于侗族没有文字,传承只靠口传心授,随着歌师的老去,部分侗族大歌正面临失传。
从某种意义上看,侗族大歌传承基地的获批建设,对于侗族大歌的传承和保护,或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这是贵州民族大学2019年获批的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之一,也是贵州省第一个音乐类国家级传承基地。
侗族大歌传承基地的落成,不仅有利于侗族大歌的保护和传承,更有利于侗族大歌的创新和发展。
“基地的获批建设,让民大人承担起了侗族大歌守护者的角色。”唐德松表示,学院将以侗族大歌传承基地的建设为契机,深挖侗族大歌的价值内涵,开展专业人才培训,编创艺术作品,并加强侗族音乐文化的对外传播和交流。
守土尽责的民大人,迅速行动起来。侗族大歌国家级传承人吴品仙被请进贵州民族大学,开讲《侗族大歌歌唱及传承保护》;唐德松带领师生深入黎平县采风,挖掘整理出了一批老侗戏和老侗歌的珍贵资料;教师的科研热情被激发了出来,《生活视域下的少数民族民间歌唱研究——以侗族琵琶歌为例》《侗族传统音乐与民族心理关系研究》等一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及核心论文相继产生。
有一种实践 叫“从田野走向舞台”
侗族大歌传承基地落户贵州民族大学并非偶然。唐德松坦言,把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建设成传承贵州世居民族音乐舞蹈文化的重要基地,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
《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加强具有民族、地域特色专业和学科的课程建设与教材开发。正是立足于“扎根本土、凸显特色”的教学改革目标,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构建起以传承、弘扬、创新贵州民族民间优秀音乐和舞蹈为内容的课程体系,并以“采、编、排、演”的一体化教学培养方式,创立了以创新型和实用型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
贵州省众多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被外界了解较少,进入课堂教学就更是寥寥无几。在日常教学中,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师生深入田野采风,并依托课堂教学实践,对贵州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进行优化整合,从而打造出一支“下得了田野,进得了课堂,上得了舞台”优秀队伍。
从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唐德松明显感觉到,对贵州域内典型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的学习和掌握,已成为本校学生区别于“他者”的明显特征。
2017年,经过长期在民族地区实地采风和编创,音乐舞蹈学院师生倾力打造的大型彝族歌舞剧《历》在贵阳首演成功,并代表贵州高校参加了当年的贵州省第六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该剧将彝族文化与神话故事相结合,对彝家儿女的成长展开描摹,从顽劣山娃到羞涩少年,从活力青年到稳重暮年,最后共同欢庆新年,歌唱幸福的生活,《历》表现的是年轮在生长,生命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