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民族村落与民族建筑的重要性,守护民族文
文/赵兵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理事
西南民族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赵 兵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构成的国家,各民族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在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丰富丰富多姿、源远流长、特色多样的传统村落,这些承载着各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村寨是人类的宝贵财富,需要我们共同发掘、研究、保护和传承,而民族建筑作为各个民族物质文化的载体,是各民族历史文化留存下来的结晶与痕迹。进入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命题赋予民族工作、民族研究、民族学科建设新的重大历史使命。
在民族传统村落这样的多民族人居共同体之中,各民族相互交往交流交融,本地村民和移民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包容互助亲如一家,凝心聚力共奔小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这里持续践行,汇聚起各民族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
近年来,西南民族大学建筑学院先后多次承办了西南民族聚落保护与传承、西南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传统村落与社区营造、传统村落与民居建筑等多次国际、国内研讨会,大力开展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研究工作,结合学校的民族学、民族经济学以及青藏高原研究的优势和特色,助力学院建筑类、设计类两大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成为国内唯一一所建筑类双专业(城乡规划学、建筑学)通过教育部、住建部专业教育评估的民族高校,现已经设立建筑学和城乡规划一级学科硕士点,建筑学专业和城乡规划专业先后入选四川省一流学科建设支持专业。本人一直致力于民族传统村落的规划设计和建设研究,目前正在努力开展国家重点社科基金项目《藏羌彝走廊地带民族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研究工作。
众所周知,自2012年至今,全国共有五批共计6819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看似数量较大,实则不然,这大约仅占全国现有行政村的百分之一,真可谓是百里挑一。中国传统村落涵盖了全国除港澳台之外的所有省份,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内容价值最丰富的活态农耕文明聚落群。
藏羌彝走廊地带作为自古以来众多民族南来北往、繁衍迁徙和沟通交流的重要廊道。区域内自然生态独特,文化形态多样,文化资源富集,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沉积带,在我国区域发展和经济社会建设格局中具有特殊地位。这里既是多民族聚居区域、也是国家脱贫攻坚奔小康的重点地区,既是中华水塔所在的三江源水源涵养区和水土保持区,还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在这个特殊的区域,还有许多非常具有研究价值和亟待保护的传统村落还是藏在深山无人识,失在近期无人知。
这里有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民族习俗、样式独特的民居建筑、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和绚丽多姿的民族服饰,藏羌彝走廊地带所在区域历史厚重,人杰地灵,千百年来多民族文化在这块土地上孕育传承、生生不息,存留下了形态多样、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数个民族传统村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研究价值,但大多藏在深山人未识,面临着保护、传承、更新等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
民族建筑集中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生存状态、审美情趣和文化特色,是文化基因的历史留存和文化艺术的结晶。
在民族村落中,民族建筑作为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其保护和更新直接关系到整个村落的可持续性发展,民族建筑同传统村落一样,应根据所在区域、传统建筑、民族文化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保护方式,保留、修缮、更新等不同的方式应对着不同存留现状的民族建筑。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在传统村落与民族建筑的保护与发展成为大家共识的基础上,认知民族村落与民族建筑的重要性,进行民族村落与民族建筑的深入广泛调研,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举措,才能真正有效地的守护民族文化之根基。
(赵兵,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理事,西南民族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乡村规划、生态经济、区域规划和城市经济方面设计实践研究与教学工作,在民族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村镇规划设计、产业布局与流域地区资源承载综合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以及西部项目和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子课题,在国内重要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独立出版学术专著3部,任主编编著3部,主研项目成果获得四川省第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主持项目获得国家民委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和国家民委社科调研成果二等奖,主持教学成果获全国民族院校教学成果三等奖。国家民委教学名师,主持教改项目获得国家民委和四川省教育厅立项,主讲专业课程分别获得四川省首批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认定、四川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和四川省委组织部好课程支持,参加10余项部省级城乡规划标准的编制与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