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滇人才奖”获奖者巡礼」中国不同民族永
周一医学遗传学研究实验室例会;周二下午部门学术讨论;周三指导研究生;周四前往实施项目单位交流……年逾七旬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遗传学重点学科主任褚嘉祐教授每天的工作都安排得满满的。
一大早,褚嘉祐脱下白大褂,换上中山装从实验室赶到办公室接受记者的采访。
“1969年3月至1975年8月担任云南省潞西县(现芒市)遮放公社赤脚医生。”褚嘉祐介绍,在做赤脚医生时,受到上海医疗队的培训,坚定了自己对医学的热爱与坚持。为了更好地从事医疗工作,1975年9月至1978年8月,他前往昆明医学院医疗系学习临床医疗;1982年2月至1989年8月,他在武汉同济医科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并担任临床医师;1989年9月至1991年8月,他在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做博士后;1996年至2006年,他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所长;2009年,卫生部批准他作为有突出贡献专家延迟退休。2012年12月,他正式退休后一直被返聘,并担任国家项目课题负责人。
世界最大规模不同民族永生细胞库在云南建成
“中国有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许多民族有单独的聚居地。不同群体在疾病易感性、发病率或疾病表型以及对疫苗和药物的敏感性方面存在差异,这是中国独特的人类遗传资源也是国际争夺的焦点。由于近年来一些群体与外界通婚或迁徙,其单纯的基因组面临消失危险,亟待进行抢救性保存。”褚嘉祐说,多年前,在国家自然基金两个重大项目的支持下,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共同承担的中国不同民族永生细胞库已初具规模。这是目前规模最大、较为完整的中国各民族永生细胞库,可供永久性研究需要。
“经过10余年的努力,该项目组走遍全国边远地区,按照严格的采样标准和‘知情同意’原则,建立国际先进的永生细胞转化技术,建成了包括85个民族群体(含民族支系)的6000多株永生细胞和7000多份DNA的基因库。可以永久提供代表不同民族的DNA供医学、药物和疫苗研究。这一在昆明保存的细胞库被列入国家重要遗传资源,誉为中华民族基因的‘诺亚方舟’。” 褚嘉祐说,基于永生细胞库,我国科学家展开了疾病遗传多样性研究,并参与亚洲群体国际合作研究。
启动研发全球首个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
2015年6月30日10时,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在昆明马金铺产业园举行了全球首个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的新产品上市仪式,该疫苗是我国拥有完全自主产权的“中国创造”新疫苗。
该疫苗上市的背后是医学生物所科研人员10余年来不断的艰苦努力。褚嘉祐曾10余年从事疫苗研制和生产管理,作为项目负责人2000年启动以姜述德、廖国阳等为骨干的全球首创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研制,策划组织3次脊髓灰质炎疫苗应用策略高层论坛,达成在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应加入灭活疫苗的共识,担任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委员会成员。经全所10余年努力,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2015年获正式生产文号。《减毒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培养方法》和《减毒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后处理方法》 取得7.88亿元经济效益。
“相比国外进口的注射用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该产品生产安全系数提高,生产成本更加低廉,尤其适合在发展中国家生产和使用,将为在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彻底消灭脊髓灰质炎做出重大贡献。”褚嘉祐说。
同时,褚嘉祐组织陈统球教授等从甲肝毒种分离选育、建立三级毒种种子库、建立规模化生产工艺、疫苗免疫机理、稳定性和效期研究到临床研究,2003年取得甲型肝炎灭活疫苗新药证书,2005年投产,至今获得17.6亿元经济效益。此外,褚嘉祐牵头争取和规划非典疫情后首批立项的国家高等级生物安全灵长类动物实验中心落户昆明。
让更多年轻人爱上科学知识
“阿根廷首都为什么叫好空气?”“澳大利亚的鸭嘴兽、毛里求斯的土著人、秘鲁的印第安人、火地岛的海豹对达尔文学说的形成有着怎样的意义?”褚嘉祐带着对达尔文学说的思考,陆续花了10多年时间,从伦敦出发到非洲佛得角,巴西火地岛,到法国塔希提、新西兰,再到澳大利亚、非洲毛里求斯,他踏过潘帕斯草原,登过巴塔哥尼亚高原,还赶上过太平洋小岛的火山爆发……他把自己的所遇所思写成科普书,并多次面对小学、中学、大学的学生深入浅出地将达尔文航行线路与自身经历结合,把达尔文的进化论、共同祖先学说、自然选择和渐变论等科学知识,用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串联起来,让书本上刻板的知识一下子生动活泼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