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研究
    主页 > 综合新闻 >

民族英雄邓稼先因辐射患癌全身出血,疼痛难忍

新中国在成立之初其实是危机重重的,抗美援朝期间美国不止一次叫嚣要对中国使用核武器,虽然因为各种原因美国最终没有做到这一步,但也让我国高层下定决心制造出属于自己的原子弹。
不过在研制的过程中困难重重,虽然早期苏联曾经帮了一点忙,但很快两国之间的关系恶化,从此以后就是全靠自己了。
并且两国交恶之后有个很严重的问题,苏联离得很近,他们也有可能使用原子弹,所以当时用迫在眉睫来形容都毫不为过。
中国原子弹试爆成功
1959年6月,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中苏两国签订的关于国防新技术的协定,为了铭记这次事件,中国将原子弹研制项目被定名为“596”工程。这也就标志着我国的原子弹由此开始都是自主研制。
不过真正拉开我国原子弹序幕的是毛主席在1956年4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的讲话:“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还要有原子弹。在如今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那时的中国百废待兴,设施条件完全跟不上,参与项目的科学家都是凭着对祖国的热爱,付出了自己的青春、精力甚至生命。
邓稼先是中国的两弹元勋,也是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人!
两大国士
跟钱学森一样,邓稼先也是从美国留学归来的人,他在美国留学时过得很艰辛,最开始没有奖学金,吃饭都只能计算着吃,不敢吃太多,肚子饿也只能忍着。
条件艰苦之下,他知道自己来留学的目的,成绩一直都非常优越,在26岁时仅用了一年半就拿到了美国的博士学位,因为太年轻,还被同学称为“娃娃博士”。
因为表现优异,还引起了美国政府的注意,用更好的科研条件及生活待遇来挽留,他的老师和同学也纷纷劝他留在美国。但祖国需要,邓稼先就回来了。
1950年10月,他离开了发达的美国,跟二百多位专家学者一起回到国内。
邓稼先获得博士学位
1958年秋,主管核工业的二机部副部长刘杰找到了邓稼先,表示“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并征询他是否愿意加入一项高度保密的研制工作,邓稼先没有犹豫就答应了。
在回国之后邓稼先一直都是从事着有关原子核物理方面的工作,他当然知道上面的意思是什么,对于自己能参与到其中,他还很兴奋,同时也有点内疚。
因为这是件需要高度保密的大事,参与的人要严格遵守纪律,就算父母、至亲也不能开口,《我和我的祖国》里张译饰演的高远就是这种情况。
在离去的前一晚,满34岁没多久的邓稼先深情地对妻子许鹿希说:“希希,这个家以后就要靠你了。”
邓稼先当时与妻子有一儿一女,他每天下班都喜欢逗逗两个孩子,不过从这天开始,这种简单而温馨的生活就不再有了。
许鹿希当时只以为丈夫是要去外地工作,至于去哪里去做什么,邓稼先一个字都没有说。
邓稼先全家福
邓稼先当时虽然年轻,但是能力突出,负责了最重要的理论工作。若是想原子弹成功爆炸,关键在于设计,而要想设计不出错,就在于理论计算。
所以邓稼先当时的担子是非常重的,因为人才、科技方面的紧缺,他就带着22个大学生靠最简单的手摇计算器及键盘,开始了理论计算工作。
这份工作繁琐复杂,每一个数值都得经过精准计算,只有他们动过笔的纸张,在当时都是绝密文件。邓稼先及带领的人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上厕所,其他时间都用在了理论计算上。
吃饭只是匆匆扒拉几口,睡觉基本也没睡好过,长时间高负荷的工作让人既枯燥又倍感压力,所有数值计算出来后还得去找物理学家核对。为了确保无误,往往核对过后还要从头计算十来次,每次结果都一样,这才算正确数据。
1964年爆炸成功
经过数年这样辛苦的研究,终于在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首颗原子弹准时准点成功爆炸,当时国内一片沸腾。
当邓稼先没有停下脚步,与于敏等人又开始了氢弹的理论计算工作,仅仅用了2年零8个月就成功研制出了氢弹,美国人所用的时间是7年零3个月,英国4年零7个月,苏联4年零3个月,法国8年零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