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学院民族团结进步研究中心主任常海:
从草原深处的放羊娃到民俗研究专家,呼伦贝尔学院民族团结进步研究中心主任常海用40年的时间诠释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16岁时,知识青年常海来到牧区插队。牧区的生活让他对巴尔虎地区的民俗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却因为不懂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对有些问题只能一知半解,无法开展深入研究。从那时起,“巴尔虎”这颗种子就在他的心中生了根、发了芽。
2年后,常海回到校园,大学期间他自学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那时候没有网络,信息也不发达,学习一门新的语言还是很不容易的。”常海感慨道。大学毕业回到牧区工作后,他继续进行呼伦贝尔民俗史研究,反复查阅蒙古文、汉文的资料、史籍、文献,又到基层走访,请教当地老人,逐步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初步研究成果。1981年他在《内蒙古社会科学》杂志上发表了《“新巴尔虎”浅释》一文,此后便经常在《呼伦贝尔日报》《内蒙古地名》上发表关于民族历史、民族风情、民族地理等内容的文章。
“多掌握一种语言文字,就多打开一扇通往外界的窗。我在2004年出版了《巴尔虎蒙古史》,这是中国第一部用汉语写成的介绍巴尔虎历史的专著。熟练掌握两种语言文字在我阅读史料、书籍时有很大的帮助,让我能够在这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并使用国家通用语言将它传递出去,让更多人去了解这段历史。如果说没有最基本的语言文字沟通,我是没有办法完成这本著作的。”常海说。
“我们不仅要把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好,还要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好,这样才能更好地将民族传统文化传递出去,让更多人认识呼伦贝尔、了解呼伦贝尔。”常海认为,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信息源之一,中华文化则是少数民族文化得以源远流长的驱动力,二者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中华文化是由56个民族的文化共同组成的,少数民族语言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正是因为有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中华文化才更丰富多彩,而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则会使少数民族文化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学习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各民族共同的责任。常海认为,语言互通才能够认同相一,共同的语言文字是开启各民族人民守望相助、民心相通、感情交流的心灵钥匙,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基础保障。各民族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来源:呼伦贝尔日报
【来源:呼伦贝尔文明】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