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地区的民族教育发展实践研究
鄂伦春地区的民族教育发展实践研究
乌日乌特 何其迪
(中央民族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 北京 海淀区 )
摘 要:以纵向历史性的时间维度去追溯鄂伦春族地区民族教育的发展历程,以史料为依据梳理介绍鄂伦春族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以学校教育及民族语言教育为切入点,探讨民族教育发展实践与民族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鄂伦春;民族教育;实践研究中
鄂伦春族是我国22个10万以下人口较少民族之一,截止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鄂伦春族人口为8659人。其中2298人(26.5%)居住于城市,2794人(32.3%)居住于镇,3567人(41.2%)居住于乡村。鄂伦春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扎兰屯市和黑龙江省黑河市及大兴安岭地区①。早期的鄂伦春族从事狩猎和驯鹿饲养,清时期由于沙俄东扩及寻找猎物的需要,一部分鄂伦春人从外兴安岭及黑龙江的北岸迁徙到大小兴安岭地区生存繁衍。
一、鄂伦春族学校教育情况
鄂伦春族作为传统的狩猎民族,因有语言无文字,早期的教育模式以口耳相传、言传身教的家庭教育为主,教授内容则以生产劳动及生活经验为主,对于外界及自然生存环境的知识大多来源于萨满及长辈的传授。按照现有史料及口述史资料来判断,清代以前,鄂伦春社会还不存在学校教育。纵观历史鄂伦春族的民族教育大致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为清朝时期,第二阶段为民国时期,第三个阶段为1949年以后至今。
(一)清朝时期的民族教育
索伦部南迁至大小兴安岭地区,索伦部包括鄂温克、鄂伦春族及达斡尔族,清政府为了便于管理,加之索伦三部能骑善射,便在这一地区按照满洲八旗的模式建立了布特哈八旗,而在鄂伦春居住的地区实行路佐制加以管理。康乾时期在布特哈地区实行国语骑射的教育,教授鄂伦春族学习满语满文,并定期举行骑射培训练兵,战时以索伦兵、鄂伦春、毕拉尔名义出征。
据史料记载,鄂伦春族传统意义的学校教育应始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等疏言,墨尔根两翼,应各立学,设教官一员,新满洲诸佐领下,每岁各选幼童一名,教习书义”,②当时将军驻在墨尔根,③故在墨尔根始设学校。乾隆十年(1744),又陆续在齐齐哈尔、黑龙江城等地设立了官学。这一时期因“言语与满人能相通,不解文字,间有稍识满文者”,“国语骑射”为核心内容的旗学教育,八旗子弟“习满文、骑射,日不过一二时为率。”但由于清政府对关东地区的封禁政策使得很多鄂伦春人很少接受汉语教育。清末1905年清废科举,兴学堂,陆续在瑷珲、黑河、墨尔根建立新学堂,允许鄂伦春族子弟就近入学。1908年兴东道毕拉尔路协领庆山筹办鄂伦春族的毕拉尔路蒙养小学堂,学校在1910年2月开学,校址设于协领公署所在地的车陆(现逊克县车陆乡),这是鄂伦春的第一所小学。稍稍改变了“鄂伦春人户,向无寺院教读”前清时代私设满文学塾,仅识满洲文字,不识汉文。
(二)民国时期的民族教育
辛亥革命至1948年之前,这一段时间可以说是鄂伦春族教育的第二阶段。清末民初政府在鄂伦春地区推行新式教育,清时期的骑射教育因政权更替而是逐渐废止。北洋政府时期因为内外交困,沙俄始终窥探东北地区,当时的黑龙江督军给库玛尔路协领的训令中强调;“鄂伦春民族狉獉未化,均在省内兴安岭一带,逼近俄境,常被人诱惑,如不广施教育,开通知识,久必为外族所利用。”④因此政府认为“导引边民使之内向,实为当务之急”,⑤在鄂伦春地区颁布了《鄂伦春族国民教育简章》三十六条,⑥其中除强调要振兴鄂伦春国民教育,必须领导鄂伦春人坚心向内,按照当地情况制定了与普通地区不同的特殊国民教育措施和方法,如通过兴办学堂教育,开化民智来更好的推行“弃猎归农”政策,但结果是不成功的。鄂伦春族国民学校是1913年创建第二年开始招生。“库玛尔路省立第一鄂伦春国民学校设于喀尔通,第二国民小学设于迈海屯,阿里多布库尔路省立第三国民学校设于嫩江。”⑦民国四年在毕拉尔路的车陆⑧也设立了国民小学。当时初高级学校八所在校学生达到二百三十余人。1923年(民国12年)黑龙江教育厅又设立鄂伦春劝学员,到鄂伦春各流域劝学。其中鄂伦春佐领保忠,经历了清末民国的更替,更加意识到教育对于鄂伦春人的重要性,晚年时他积极倡导和组织“屯垦”、“兴学”。坚持将学校建立在鄂伦春族地区,由于他办学有功,被挑选为库玛尔路、毕拉尔路和阿里·多布库尔路的劝学员。在一份呈文中提到“查我鄂伦春民族,散出山野,自督耕以来,向之浑噩者渐知耕读为谋生第一要义,于是遣子求学于各处鄂校,……加以各校教育训练之功,较往昔与鹿同游者,迥有天壤之别,是获耕读之利益”。⑨无论如何,清末直至民国期间的鄂伦春教育还是取得了一些成功的,但都是非自愿的被动式的接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