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回回:独特的民族群体,不仅是蒙古族,还
大家好,我们的搞笑小探探八卦圈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他们,主要居住分布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东北部的罕乌拉、敖伦布拉格、巴彦木仁、乌素图、宗别立、巴音浩特等苏木(即乡级行政单位)和镇,人口有1万左右。另外,在巴彦淖尔市也有少量人口的存在。
他们被称为“蒙古回回”,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一个独特的群体,有别于大多数蒙古族对喇嘛教的信仰,而信仰伊斯兰教 ,不念喇嘛经,而念《古兰经》。在解放前的当地旗衙门名册中,为区别于其他蒙古族,他们就明确记载其为“蒙回”。
蒙古人信仰伊斯兰教在很早就有了,对于今天的阿拉善和宁夏一带而言,最著名的莫过于阿难答,他是元世祖忽必烈之孙,中国元代信奉伊斯兰教的蒙古贵族。当时,他被封为安西王,统辖今宁夏、甘肃、陕西等地。他在自己的营地上建立清真寺,经常念诵《古兰经》,沉湎于祈祷,还使依附于自己的15万蒙古军队的大部分归信了伊斯兰教。
今天的史学家研究认为,阿难答及其部下的改宗伊斯兰教,对宁夏地区该教的传播发展和回族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但是,那个时候,他们并不被叫做“蒙古回回”,而是被叫做木速蛮(即穆斯林),其中一部人或与今东乡族、保安族等少数民族有一定的历史渊源。
如此一说,“蒙古回回”是一个清代至近现代的概念,是对阿拉善左旗及巴彦淖尔市1万左右人口穆斯林人口的特指。在当地,他们被称为科伯尔蒙古人,但他们不全是蒙古人,还包括着维吾尔、哈萨克、东乡、回等多个民族。也可以这么说,他们是一个生活在内蒙古阿拉善高原上的一个多民族却共同信仰伊斯兰的群体。
科伯尔是盐碱较多的地方,作为内蒙古高原一部分的阿拉善高原也被称为阿拉善沙漠,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就分布着大大小小100多个湖泊,而腾格里沙漠以湖盆著称,其中的大大小小湖盆达400多个,这就让阿拉善沙漠(包括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有了一个显著的地域特征——湖泊众多。因为气候的原因,蒸发量很大,这些湖泊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盐湖,一些没有明水的生长着盐碱和沙生植物的草湖,水源补给主要靠地下水与降雨。科伯尔蒙古人就是生活在这些地方的群体,他们距镇子和村落都很远,过去,骑着骆驼常常需要十天半月才能赶到附近的镇子和村落。
然而,他们中间为什么会有维吾尔、哈萨克、东乡、回等多个民族呢?这要从阿拉善第一代札萨克和罗理说起。和罗理是图尔拜虎固始汗之子巴延阿布该阿玉什的长子,号额尔和吉农。1676年之前游牧在准噶尔地界,1676年噶尔丹击败鄂其尔图车臣汗,和罗理率部万余帐向东迁移,抵达甘肃边界,驻牧于黄城滩(祁连山水草丰美夏日塔拉的草原,也叫皇城滩、大草滩),最后到达阿拉善地方。
阿拉善盟政协文史委编辑出版的《阿拉善往事》中有这样的记载:公元1686年(清康熙二十五年),游牧于天山北麓的蒙古族和硕特部酋长固始汗之孙和罗,为避噶尔丹侵袭,率庐帐万余东迁至阿拉善时,被康熙帝恩赐安置到贺兰山以西定居。在他所率领的1700户7000余人中,信仰伊斯兰教的萨伊润、安答加、巴拉沟德、维吾尔、准噶尔中五姓部族中,有部分人最终落居在巴彦木仁苏木一带。这便是“蒙回”中维吾尔、哈萨克族的来源,也说明他们是来阿拉善前就信仰伊斯兰教的,而不是到了阿拉善之后。
至于东乡、回等民族要从阿拉善旗第二代旗王阿宝说起。阿宝大约出生于1686年(康熙二十五年)前后,是和罗理的第三个儿子。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军队中度过,他先后率部出征新疆,镇守西藏,徙牧青海,最后荣归故土阿拉善,据当地史料记载,公元1724年(雍正二年),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平定后,阿拉善札萨克郡王阿宝从青海当地带回回族民众百余人。另外,公元1747年(乾隆十二年),阿拉善第三任王爷罗布桑多尔济奉命远征准噶尔诸部,战争胜利后,罗布桑多尔济带回了包括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民众和兵卒。
这些民众和兵卒即是今日阿拉善“蒙回”最早的民族来源与构成,但还有一点,在当地的史料中未有提及,即1937年七七事变之时,阿拉善旗召开乌日斯大会,由于达理札雅身穿满清朝服,按清制接受旗民叩拜,宁夏马鸿逵借题发挥,向国民政府进言,说达理札雅追随满洲帝国、投靠日本,借机控制阿拉善,并于1938年在旗府设立“宁夏省政府驻定远营办事处”。其后有一些回族人为逃避马鸿逵抓兵派款或为生活所迫来阿拉善谋生,他们多集中居住,从事商业、运输业和旅店餐饮业,并在定远营(阿拉善盟巴彦浩特镇旧称)城外南梁建有清真寺。而从1931年至1946年,这个群体累积的数字大约有1000多人,他们中的一少部分,有的深入牧区,为牧民出苦力,时间一久,也有人融入了“蒙回”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