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研究
    主页 > 期刊导读 >

轻工业手工业论文_民族艺术、集体记忆、符号象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水民分布与识别

第一节 睢、水家、水族

    一、人类学分析

    二、历史沿革

第二节 族源传说考证

    一、百越后裔说

    二、殷人后裔说

    三、龙番后裔说

    四、东谢蛮后裔说

    五、土著民族说

    六、源于古治水部族说

    七、江南迁来说

    八、两广迁来说

    九、牙娲造人的族源神话

    十、洪荒遗民再造人烟的族源神话

第三节 鱼图腾崇拜及鱼的传人信仰

    一、水族祖先影子说

    二、水族后裔变体说

第二章 马尾绣本元文化特征

第一节 马尾绣诠释水族民俗

    一、母性内涵与马尾绣背带

    二、“民族记忆”下的图腾崇拜

    三、马尾绣的象征和禁忌

第二节 马尾绣纹饰的文化内涵

    一、马尾绣纹饰的符号所指

    二、纹饰构成的指向来源

第三节 马尾绣与民间信仰

    一、源与自然信仰的纹饰产生

    二、寄情于民间传说的马尾绣

第三章 水族马尾绣艺术与工艺特征

第一节 水族马尾绣的分布、种类

    一、水族马尾绣的分布

    二、水族马尾绣的种类

第二节 水族马尾绣的制作技艺

    一、马尾绣制作

    二、铜片的打造

    三、水族马尾绣的搭配绣法

第三节 水族马尾绣的审美意味

    一、色彩衬托水族马尾绣情感内涵

    二、水族马尾绣的视觉符号象征

第四节 水族马尾绣的功能变迁

    一、水族马尾绣传统艺术装饰功能及象征意义

    二、马尾绣在当代社会中的功能转变

第四章 场域聚集下的马尾绣

第一节 原生族群场域下的马尾绣

    一、族群识别与身份认同

    二、礼俗文化与礼物经济

    三、社会角色与家庭地位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场域下的马尾绣

    一、非遗传承人手中的马尾绣

    二、教育平台助力下的马尾绣

第三节 产业化场域下的马尾绣

    一、马尾绣产业化构建模式

    二、马尾绣产业化SWOT分析

    三、显性产业化,马尾绣文化产业

    四、隐形产业化,马尾绣旅游产业

第五章 互联网时代下马尾绣的发展路径

第一节 “互联网+”马尾绣发展模式

    一、“互联网+”少数民族村落旅游——马尾绣的深度体验

    二、“互联网+”马尾绣拓宽旅游营销模式探索

    三、借助互联网咨询进行概念推广与文化传播

    四、购物平台推广与线下品牌传播

    五、与知名IP合作,进行概念文化传播

第二节 “互联网+”马尾绣发展的优劣势

    一、马尾绣发展的优化路径

    二、“互联网+”马尾绣发展的机遇与优势

    三、“互联网+”马尾绣发展的瓶颈与劣势

第三节 “互联网+”马尾绣的文化圈层对策

    一、马尾绣的文化圈层类型

    二、明确互联网文化圈层,对症文化受众

    三、对应互联网文化圈层,构建发展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项目

致谢

文章摘要:水族马尾绣堪称刺绣活化石,不仅是水族文化的物化形式,更是水族文化的重要传承基因,本文及通过马尾绣研究可以透析水族传统文化建构。本文从艺术人类学的角度出发,采用艺术学、人类学、符号学、社会学、传播学等研究范畴与方法,再现水族马尾绣,对其发展衍生的整体背景做出判断,理性认识并把握其当代价值,提出艺术转换的可行路径,涵盖马尾绣历史,产生的人文与地理环境,解读材料、工艺、纹饰与人文、环境等的关系,并提出马尾绣在文化变迁中的已具备自我调适的能力,呈现出由物质形态拓展至文化归属、价值观念等层面。研究将促发水族传统手工艺可持续性发展道路的挖掘,十分契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目的。在水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因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科技环境适应与改变而习来的民族习惯,直接呈现了水族人民应时应景的造物观。马尾绣的传承发展受到来自水族民间生活的影响,马尾绣的形态、工艺演变均因社会组织、经济结构、科技条件等现实环境的变迁而变化,如若脱离水族民间文化与民俗文化的研究,则马尾绣研究将不成立。如鲁迅先生所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悄然改变,如何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手工艺,如何保持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如何推动民族文化适应当代环境的发展,成为当代中国的热议话题。对少数民族的传统手工艺进行研究,已势在必行,需探索其形成的先决条件和存在目的,舍其形方得其神,要论述其工艺的保护传承,更要诠释其在现代生活生产中的审美适应。因此,水族马尾绣的传承研究是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本文对水族马尾绣的研究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进行细致的论述。指出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在于,运用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二重论证法,解读图案传承文化,将隐藏在马尾绣背后的“意义之网”剥丝抽茧。接下来对马尾绣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归纳总结,最后对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简述水族的分布与识别,诠释其族源、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为水族马尾绣的研究提供基础的族群背景。第三部分,论述水族马尾绣的本源文化特征,马尾绣因水族的生存环境而演变,充分反映了水族社会的礼俗、信仰,通过其功能的解读,反应水族社会的文化内涵。第四部分,阐释水族马尾绣的纹饰象征含义,以及其艺术与工艺特征。水族马尾绣的纹饰图案不仅承载了水族文化的象征,同时还存在涵化的样式流变。马尾绣作为水族女性普遍掌握的技艺形式,随时空变化,马尾绣工艺亦发生变迁。第五部分,论证不同场域下的马尾绣存在,原生场域促生“本真”产业雏形,非物质文化遗产场域“隐形”推动传承与保护,产业化场域“显性”助推产业发展,透过观察记录三个场域的交叉重叠,根据多元场域下地方性知识促发“习惯”变迁,探析马尾绣社会功能的变迁。第六部分,量化分析马尾绣互联网活跃度,对大数据中的马尾绣关注度及其成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可持续性发展的对应策略,为水族马尾绣的活化找出方法和路径。最后,对本文分析进行总结,马尾绣意义之网得以破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