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研究
    主页 > 期刊导读 >

稿本清故伊犁将军文贞公行状考证

稿本《清故伊犁将军文贞公行状》考证李仲光稿本《清故伊犁将军文贞公行状》(下简称《行状>),计一册十四页,朱丝栏,四周双边,六行,行二十二字,白口,单红鱼尾,版心下端有朱笔“文记”二字。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图书馆藏。1961年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的《新疆研究参考书目》(中文之部)有著录。一、《行状》写作时问考《行状》无叙、跋、识语,文中无写作时间,但有清讳字,如七页宁夏的“事”为。甯”,。磨”为。魇”。十三页又有“民国年月日以丧归”等字样,可推断为民国初年之作。二、《行状》的史料价值“文贞”为清皇朝驻伊犁最后一个将军志锐的谥号。。志锐字伯愚,一字公颖,晚号迂安,姓他塔拉氏,满洲镶红旗人(清史稿日:世居扎库木),道光三十年(1850年)生于四川绥定署中”。。光绪初元,以祖荫官礼部员外郎。”丙子,(光绪=年即i876年)乡荐,庚辰(光绪六年即1880年)成迸士,入翰林”,“授编修”。以风节相砥砺,数上书言事”。壬辰(光绪十八年即1892年)春始以正詹擢礼部侍郎”。“甲午之役,疏言守御策恒数万言。劾军机大臣孙毓汉罢之。德宗览奏动容,召见便殿,与论天下大事”。“特命赴热河练兵,未逾月,为忌者所中谮之,于孝钦皇太后急旨召还京,赏副都统衔,作为乌里雅苏召参赞大臣”(清史稿页日:“未逾月,以其妹瑾、珍两妃贬贵人,降授乌里雅苏召参赞大臣,释兵柄。”)。为将军长庚奏赴犁办中俄积案。”“凡五疏胨西北边务,并俄人诡谋,中当事者忌讳,更左迁为伊犁领队大臣”,“暇或披览舆图,详考其山川扼塞”,“周历各卡论鄂情”。“未几改宁夏副都统,与将·90·军台布合疏清帑二十万,开城外故渠,渠成得沃壤数千顷,令驻防旗丁屯垦。”。疏请实行融合汉满,其言之最沉痛者。谓朝廷未有化除汉满之旨,六部汉尚书尚有六人,今则新政繁兴,懿亲管部,京师十一部满尚书已占其九,外省七总督,旗人实占其五,而汉之所得者不过一=鬲唾都统及散秩大臣:若仅仅冠姓氏通婚姻,而一切取功名享权利沐恩泽之举不得从同,恐积忿难平,争心更炽,非朝廷之幸,亦实非满洲人之福也”。宣统二年(19Io年。始擢授杭州将军”、“会伊犁多事,廷意以公悉边情,调任伊犁将军,赏尚书衔”。。宣统三年(1911年)十月×日到伊犁接印”。“十余日驻伊犁鄂军首先倡变”,。遂遇害”,“报入予谥文贞”。.。时公年六十一岁”(以上均引自‘行状》)。志锐祖父裕泰,原任太子太傅,湖广总督。其父长敬,四川绥定府知府,其弟志钧壬午、癸未(光绪八年、九年即1882年、1883年)联捷,授编修充散秩大臣。其两妹即是光绪皇帝的瑾、珍二妃。上述诸人《清史稿》都留有名。志锐面见德宗。言天下事”(《行状》),多次上疏言军政大事,“守边庭逾十稔,自号为穷塞主”。(清史稿页)是清末风云人物。他政治上保守:“力言新政敷衍糜费,请一切罢却。”但他是爱国的,。陈所以弭边患御外侮之策”。当时清皇朝许多重大决策受了他的影响。所以《行状》对研究当时历史颇有史料价值。《行状》与《清史稿'志锐条目相比较,前者为i848个字,后者为680个字(都不计算标点符号),《行状》内容丰富详细。如“开城外……令驻防旗丁屯垦”,《清史稿》只有。开城外……”无“令驻防旗丁屯垦”。《行状》有疏请实行融和满汉。……”,《清史稿》则无。‘清史稿》有。未逾月,以其妹瑾、珍两妃贬贵甘肃教育学院图-1弓馆甘肃教育学院创办于1962年,“文革”中的1970年被撤销。粉碎“四人帮”后,经甘肃省人民政府于1977年批准复办。由于原校址被兰州矿灯厂占用,因此在兰州市雁滩北面滩旧教育学院农场临时办学。这里只建有四幢二层简易楼和若干平房,谓之“穷过渡”。1984年春,省政府在安宁区迎门滩给教育学院安排了新校址,现已开始筹建。但因筑坝填方后才能正式施工,顶计建成需要七年左右。正因为如此,复办后的甘肃教育学院发展缓慢,步履维艰。经过七年的努力,仅有教职工247人,其中副教授2人,讲师43人,助教20人;专业设置仅有中文、数学、教育、外语四个系,体育、政治、化学、物理四个教研室;学员最多时达到533人:教学设备极其简陋。在这样的景况下,图书馆的发展规模和工作必然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随着学院的复办,1979年9月1日创办了图书馆,当时实际上只有四个职员,一个旧教室改成的书库,一个小饭厅改成的阅览室,1一个小办公室,合计180平方米的馆舍。七年之后的今天,在艰难困苦中,事业毕竟有所发展,现有图书资料约18万册,其中12万册是西北师范学院归还旧教育学院合并时所并入之部分图书资料,6万册是复办后购置的。在人员编制方面,有馆长1人,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业务干部8人,工人2人,临时T2人,共计13人;馆内设有采编组(九人)、流通阅览组(----人)等业务工作机构。馆舍677平方米,其中书库系四个大教室改成,为425-77-方米;报刊阅览室是新建的,为252平方米。但由于一度缺乏专业人员,又不重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特别是管理不善,习惯予吃。大锅饭”,因而工作效率极低。在18万册藏书中,“活书”(流通图书)仅有14,386册,约占8%;“死书’(未分编整理和未借阅图书)却多达16.5万余册,约占92%。采编组平均每天仅可分编图书资料四种,大量图书未予分编,无法与读者见面。阅览室虽然有座位80个,订有各种刊物330种,报纸35种,但多年来编制只有一人,不能将。报”和。刊”分而置之,也无法将。现刊”和4过刊”分别管理与借阅。从建馆规模、购书经费、藏书建设、藏书质量和工作人员编制以及读者人数(连同家属中的读者大约800人。,‘行状>无。所以‘行状》与《清史稿》志锐条目在参考使用时,可以互为引证。三、《行状》作者与校阅者考文中无作者,校阅者也没有留名。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杨老凤培读后记日:“系陕人张述候所撰(曾任驻塔什干领事,其子奇英当时在督军署充见习科员,后任驻安集延副领事)得以1送请杨增新校阅”云云。三千年代杨老在苏联塔什干中亚大学学习时与张奇英交往颇窑,所以知道此事。杨删改达二十处左右,尤其是“……先人中之鹾尹”,语病颇多,杨氏代为删改近百字。‘行状'又经新疆著名书家乌鲁木齐市政协王老子钝鉴定确认为系出自杨氏亲笔校阅。王老曾在杨增新属下任文书工作,颇多交往,因此认识场的笔体。同时,王老还认为‘行状)。当是至友所写”。杨老又与笔者拿《行状》与台湾出版的《新疆风暴七十年》(张大年编)2533页杨增新防叛党密函之手迹比对完全一致。杨增新,字鼎臣,云南省蒙自县人。他于光绪巳丑年间(1889年)科进士,历任知县、营务处兼管带、知州。于1907年入新,先后担任过新疆陆军堂总办、阿克苏道尹、镇迪道兼提法使等职。民国成立后,留任布政使。从1912——1926年间,杨一直在新疆主政。从辛亥革命到新疆和平解放前的历届统治者中,杨是主政新疆最长的一个,是一位熟谙多民族地区封建统治的封疆大吏,著有《补过斋文牍》,《补过斋日记>等书,在新疆现代史上是一个颇有影响的重要历史人物。所以,《行状》经杨增新校阅更具史料,文物价值。.·9善·惨淡经营的多人)这几个方面来看,甘肃教育学院图书馆无疑是全国高等院校中最小的“小型馆”之一。该馆馆藏和书刊流通情况大体如下:在十八万册藏书中,哲学、社会科学类图书资料约占70移;自然科学类约30%。借书处年接待教职工、学生、党政干部和家属等各类读者达12,700人次,流通图书58,090册次,平均每天借出图书210册次左右(除两个假期和星期天外)。阅览室平均每天阅览240人次。从1983年9月份起晚上翮星期天开放,每周开馆达70小时(部分书刊允许借出作为教学科研参考之用)。七年来,在条件简陋的情况下,部分地满足了师生员工的借阅需求,在为教学和科研服务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关于今后的工作,馆领导计划主要抓好以下.儿件:一是继续创造条件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进修,以适应四化建设和图书馆业务工作的需要;二是力争今年内增设一个4过期报刊阏.览室”,整理、装订并流通1979——1983年的“过刊”,增设一个“工具书阅览室”,开架陈歹l『工具书供师生随时查阅;三是给教学人员实行开架借阅;四是把最近几年积压的大约4.5万册新弗零击分编,把122Y册旧书整理加工出恭使之尽快同读者见面,以解决教学和科研资料投缺的’燃眉之急;五是继续订购铅印卡片,以提高工效,减少人力的浪费;六是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目前金馆11名正式人员中,除两名工人同志外,其余均是。大专毕业生,分别受过一至三年的图书馆学专业该腕图书馆在馆舍少、人员少、经费少、书谢练,是图书馆业务骨干。只有依靠和团结这些刊资料少的情况下仍能开展一定的工作,一个更同志,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与工作积极性,猹现要原因是重视了工作人员的专业培移忆目前,除有的人力物力条件下才能把图书馆工棒搞好;绝大多数同志都参加了甘肃省中心图书馆委员会七年来,尽管条件艰苦,图书馆一袁是在惨举办的各种短期业务辅导学习班外,有两名同志谈经营之中,并且全馆同志对前途是乐观的,,因1981年8月考入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三年制函授、为省政府毕竟批拨了新校址。随着建设的发展和专修科,并矛1983年12月底毕业,这些都为图书改革的加快,甘肃教育学院图书馆定‘会每况愈馆输送了新鲜缸。液上。(刘慧永供辅’) mMrVw“mmM^~㈣一w~w一^^^^pdVW-^-^-^M~n”““””“””,“节■“?”《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 j'’|。1,,,1|1:_.. f-U‘斋分册、);“.征订说明. i西北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并族人民为建设和发展西北的经济、文化做出了伟大贡献。在我国历史上,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前进,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但在各个历史时期,也出瓤过无数次的争夺与反争夺的民族j}年。‘至于西北地区的宗教问题,其与西北拙区的民族问题,互相关联,互为影响。加深这些问题的认识和研究,对从事建设西北和研究西北问题的专家学者,都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党中央已决定在本世纪末,全因的重点建设将转到西北。我们为了迎接这一伟大历史使俞,并为开发和建设西:fE做出贡献,特将馆藏旧报刊中,有关西北民族和宗教的资料,经过浓缩,+用文摘形式, j句广大科研工作者和立志献身西北建设的同志们,提供。一些历史资料,从而进一步认识西北的过去,更好地献身于西北的建设。一■《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将分甘肃、新疆、宁夏、青海四个分册。甘肃分册将在1985年3月份出版,共50]i寄,大lG开本,710多页,每册工本费5元(新疆分册75万字,已付印)。本文摘可供大、中、小型图书馆在参考咨询工作中使用,亦可做大专学校专业师生及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参考使用∥:如需订阅本文摘者,可直接向兰州市白银路93号甘肃省图书馆书目参考部函索订单。、,^甘肃省图书馆书目参考部‘、、·92·霉;五年来的天水县图书’:馆‘震 i;≯。+;‘‘趣;l≯”“一j≯”。。≮≯””‘鼍』天水县图书馆是1979年成立的,它的前身是文化馆图书室。建馆五年来,在上级文化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全馆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已由一个小小的图书室发展成了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县级公共图书馆,不论藏书质量、工作人员状况,还是馆合条件、服务质量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对于丰富全县人民的文化生活、提高科学文化水平、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都起了很大的作用。.一、藏书数量增长快,质量逐步提高。初建馆时,藏书295余册,其中文学、医药卫生方面的书籍较多。这儿年来,我们根据本馆的方针任务,突出藏书特点,重点购买了一部分文化、教育、历史、工业技术和读者喜爱的文学作I锚,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同时,还邮购了一些资料性强、价值高的珍贵书籍。现在有藏二B4.65万册,其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类图书占5%,哲学,社会科学图书苣55%,自然科学图书占35%,其它类图书占5%。适合予一般读者阅读的书籍占4/5,藏书成份比 f_=2前有明显变化。二、提高图书分类、编目质量,尽量做到了归类正确,编目规范化。几年来,我们建立健全了图书验收、分类、编目制度,对新到图书认真验收、盖章、登记、采用《中国法》分类,依据《中文图书统一著录条例》编目,尽量傲到归类正确,前后一致,位置固定,图书分类准确率达到了90%以上。逐步纠正了图书管理上的混乱现象。,三、读者服务项目增多,服务效果比以前有所提高。建馆初期,有读者500余人,每天仅是围绕者借借还还开展活动,工作人员只是起到了取书、还书的作用。近年来,我们逐渐改变了过去的这种状况。:.通过办宣传橱窗,上门给各单位发放借书证,扩大了图书馆的影响,壮大了读者队伍,现有读者1000余人。图书流通量有明显提高,每月不下1200人次。2.为了配合职工读书活动的开展,我们积极向读者宣传推荐图书,帮助读者寻找各类竞赛题答象,每月不下200人次;同时,我们还随时记下读者提出的咨询问题,通过查找资料或请教别人予凶解答:1‘3.为科学研究服务是我们县馆的一-项任务,为科研人员当好后勤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几年来,我们对科研人员不论从借书数量还是期限上都予以特殊照顾。如千方百计为《天水昌文物志l编委会编写文物志提供资料,为县水电局有关人员蚤|jj阅和外借关于研究水电工程的书籍,为天、水师专教师提供编写天水历史方面的书籍,……诸如此类需要,我们尽量给予满足,读者高兴而来,满意而去。4.为了充分发挥图书的作用,+一方面我们对jE道附近的农民、二F部、职工、学生、解放军敞开办理借书证:还给一些偏远乡村,如二十铺、麦积、新阳等乡科技人员和群众办理借书证。另一方面,我们还制作了四个图书流动箱,在各乡文化站设立了图书流动点,将有关农业等方面的图书在农村巡回借阅。;群众反映说:“县图书馆把书送到我们山沟里,为我们提供了精神食粮,现在到ff’了致富有门路了。”5.几年来,我们通过“请上来、走下去”灼办法,对基层图书室进行了业务辅导工作,.一已办业务短训班两期,每月下乡辅导…次。通:过辅导使基层图书馆得到了巩同和发展,现在全县纵横交错的图一辂馆网已具雏形。·93 j瞄准世界水平的情报信息——甘肃省标准情报资料研究所的编译工作概况1982年,在祖国浩翰的期刊文献中,一种崭新的刊物引起了有关各方和专家的注目。这就是1979年才成立的省标准情报资料研究所,继受到全国赞誉的<标准化报导’之后,新创办的又一具有国内高水平的刊物——《外国标准与质量’。一个仅有I5名编制,无正式办公地点,工作条件很差的省标准情报资料研究所,能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接连创办出两个较高水平的刊物,根本的一条就是该所领导和同志对刊物在传递情报信息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深刻的认识。一个专门搞情报的研究所,如果没有象样的刊物,就等于一个工厂没有过硬的拳头产品一样,不会有前途和生命力。当今各种文献刊物浩如烟海,但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省标准情报所正是根据本所工作的性质和特点,针对国内企业正为全面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迫切需要系统地了解外国有关标准化文献的情况,顺应社会的需求,及时迅速地缉织翻译编辑出版了‘标准化报导>和《外国标准与质量>两个刊物。‘《外国标准与质量,涉及美、英、苏、日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出版的六种有权威性的标准化核几年来,共翻译介绍了美、英、苏、日等国产品质量管理理论研究的国外论文和外国资料522篇.约250万宇,翻译出版了英、日、德、俄、法文的标准330多项,约100万宇。他们还花了一年多时间,翻泽了约100万字、’内含110多个安全标准的《日本工业安全标准'一书。目前,在省经委有关领导的支持下,他们正与省技术咨询总公司合作,翻译我国第一部中英文对照的大型外国标准检索工具书‘世界工业标准速检》。这部工具书涉及美、西德、日、英、法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出版的包括材料、化学化工、机械、电气电子、安全方面的5.3万多个标准,近2,000种产品300多万字。目前我国标准化战线上还未曾出过这样重要和大型的工具书。编辑刊物,翻译文献仅仅向读者反映了这个所全体同志从事的整个工作的一个小小缩影。从他们为党为人民千事业的精神和作出的贡献来看,我们认为,这是与他们精通业务、爱护知识分子,有善于调动和组织集体力量的领导班子;以及工作目标明确,有方向,有一个确能干实事、打硬仗的情报信息网分不开的。凭借着这股力量,他们还要向标准化情报更高更深的领域攀登,为祖国提供当今世界标准化情报的第一流信息。心期刊,从中精选文章进行翻译编辑。(陈乃遍供稿)四、阅览室设备增加,业务活动逐步开展起来。建馆初只有20多个座位,订期刊103种,报纸40份,现在有座位45个,期刊125种,报纸50份,每月平均阅览达i600余人次。每年。六一”儿童节我们专为少年儿童开放两天,为他们购买书籍,增加座位,使小朋友们欢度节日。.五、制度逐步健全,机构设置及工作人员状况都有了一定的改变。建馆时,只有一个业务机祷,5名工作人员。近年来,我们有工作人员6人,设立了采编、阅览、借阅三个组,建立了各组岗位责任制,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责任明确,有章可循。六、馆舍面积,馆内设备逐渐增多;工作条件比以前有一定改善。经费基本保证,且数量有所增加。但是,毕竟建馆时间短,条件差,经验不足,仍存在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田德海供稿)·94·的∞的带∞∞~。16,必∞∞∞∞∞∞∞∞∞的∞∞∞∞∞够∞∞∞∞∞的∞∞∞∞。的’§6:满鬻垦黔‘j囊宴离.: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