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物质文化传承与学前道德教育
在启蒙教育阶段,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要通过科学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内化于心,而不能强迫式地灌输。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应科学地将其融入民族地区儿童道德教育。
一、边疆民族地区学前道德教育重要性及内容
(一)非物质文化融入学前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古话道:“三岁看到老”儿童的行为习惯养成后很难改变,有些会一直延续到老。将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融入儿童早期道德教育中,培养其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儿童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边疆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世世代代创造、逐渐发展完善的,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中蕴藏的丰富内涵及传统道德规范,能够警示、约束个人和群体行为。边疆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各种形式的民族文化,如创世史诗、神话故事、民间故事、谚语、民歌、英雄故事等,都是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本民族不怕困难、勇于探索、勤劳致富、忠贞不渝等道德品德。少数民族传统道德价值观是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边疆民族地区道德教育的资源,通过家庭和学校教育,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儿童道德教育中,是培育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方式。
(二)道德教育内容及形式
1.道德教育内容
家庭和学校是道德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相辅相成,不可或缺。首先,在家庭中,父母从孩子出生便开始通过言语、动作指点其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边疆少数民族生活中有各种禁忌,而这些禁忌内容都是在前辈口中代代相传、代代遵循的。因此,家庭道德教育内容以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礼仪禁忌、交际准则为主,通过家庭教育,让儿童遵守行为规范。其次,通过学前教育机构强化儿童道德意识。教师采用相应教学方法,让儿童了解基本的行为规范要求;同时,学会在群体中与他人沟通交流。学校道德教育主要通过教学向学生传授道德规范、道德要求,再通过群体活动,让儿童在实践中学会与他人沟通与交流。
2.道德教育形式
道德教育形式主要是指由他律形成的外在约束和自律形成的内在约束。外在约束力,一方面来自家长的思想教育,让孩子认识行为规范要求和本民族相关禁忌,并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另一方面,是受他人行为的影响,儿童效仿父辈行为,逐渐遵循行为规范。在思想教育、外在压力和父母长辈的示范下,儿童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自律是儿童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主动认识到规则规范的重要性,进而主动遵循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儿童认同规则的存在,按照规则来行动,并接受规则带来的结果。
二、边疆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嵌入学前道德教育的困难
(一)家庭方面
家教家风对儿童的道德教育影响较大,但落实依然有困难。一是边疆民族地区群众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一方面,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性不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道德价值和消极的民族传统习惯认识不足,在传承时很难做到去其糟粕。另一方面,长辈没有掌握儿童教育的科学方法,对传统文化传承趋于无意识,难以将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的教育方法融合。二是家庭对儿童教育的落实在一定程度上需借助家族共同体和社区群体。但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父母外出务工增多,社区教育环境改变,对儿童道德教育的引导和约束力下降,家风家教也随之失去根基,传统优秀道德文化嵌入儿童道德教育难度增加。
(二)学校方面
边疆民族地区学校因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原因,学前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开发和利用民族文化资源是补充教育资源短板的重要方式。目前,学校教育中对传统文化利用不够,对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价值认识不足,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趋于形式化,没有充分利用少数民族道德教育资源。一方面,由于学校教育中过度依赖教材,忽视各民族世代传承的传统道德文化;另一方面,没有充分认识传统道德文化的现代价值,对传统道德文化存在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认识不足。没有积极探索优秀传统文化嵌入儿童道德教育的路径。
(三)教师方面
目前,边疆民族地区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有少数民族,也有汉族,并非所有教师都受过相应的学前教育专业培养,这导致传统道德文化嵌入儿童道德教育存在困难。一是少数民族儿童自幼使用民族语言,大部分儿童在进入学校前不会讲汉话也听不懂普通话,这给教学带来很大困难。教师需要花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学习普通话和汉字,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部分汉族教师对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了解不深,趋于表面化,将传统道德文化嵌入儿童道德教育对他们来说难度大。二是本民族的教师对本民族文化的内在价值探索不够,缺少传统道德文化和科学教学方法相融合的实践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