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研究
    主页 > 期刊导读 >

中外古代民族研究比较:以古罗马帝国和清代为

2012年9月第3期焦作大学学报JOURNALOFJIAOZUOUNIVERSITY№.3Sep.2012中外古代民族研究比较——以古罗马帝国和清代为代表的分析—12孙凤娟孙乃龙(1.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甘肃兰州;2.德州学院社科部,山东德州)摘要:许多学者都注重对国内各个时期的民族研究进行探讨,但对于国外古代国家对民族研究的关注不够。近年来虽然有所深入,但与国内研究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民族研究相比,在深度和层次上还有很大的差距。文章将以古罗马帝国时期和中国清代的民族研究为例来分析中外古代民族研究在研究重点、研究广度、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态度方面的异同,并分析探讨二者异同的原因。关键词:民族研究;研究重点;研究广度;研究目的;研究态度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257(2012)03-0006-03们所相信和实行的有关法理的箴言。他们自信,划分在地球的时候,饶和肥沃的地带被分给了人类中的另一富些支系;因而被放逐的伊斯梅尔的后代完全可以用欺骗和暴力手段重新夺回他们被不公正地剥夺掉的那一部分遗产。阿拉伯部族按普林尼的说法,偷盗和经商同对样精通:越过沙漠的商队常被扣押勒索赎金或遭抢劫;……土地的贫瘠使得到处流行着一个直到今天还为人们所相信和实行的有关法理的箴言。……阿拉伯人的宗教,如印第安人的宗教,要是崇拜太阳、亮和一主月一些主要的星星;一种原始的貌似有理的迷信。……关中于摩西的奇迹的故事在《古兰经》更加神圣化和美化了;那些被俘虏的犹太人庆幸自己暗中进行了报复,把他们自己的信念强加于其新的信念曾遭他们嘲笑的一些民族的头上了。对于基督教的创造人,罕默德的信穆徒们,这位先知的教导下,终抱有极高的神秘的崇在始[2]敬之心。……穆罕默德对不信其教的人宣战。”中国清代民族研究的重点是民族生活习性,如《甘(州府志》二)卷四“风俗”篇中对匈奴的描述是:“甘州,西戎、月氏、匈奴之世,湩饮肉食,旃裘毳帐。古……寰宇记曰:人性坚刚忼慨。图册曰:穴居野处,猎采为生。张掖志曰:勤力畎亩,学尚礼。甘镇志曰:在好昔,畜为业,马是尚,善乐施舍,人知耕稼,牧弓好则大徃往昔,虽边境而俗同内郡,以所见,今不甚相地揆古远也。……衣服地寒产羊裘,贵者白羔裘,重黑羔,富尤至狐、、、、貂诸裘,家通用,羊毛氄长,貉狼豹银世其或无面者,民胥以御寒,秋间绵夹衣,户以丝帛,庶春富庶[3]民以布褐、绤,罗三伏时间衣之,服者甚少。絺纱而”1.2研究广度古罗马帝国民族研究的内容非常广泛且成体系,其1.中外古代民族研究异同中外古代民族研究有各自的特点,面我们就以古下罗马帝国和中国清代民族研究为例,研究重点、究从研广度、究目的和研究态度方面来分析中外民族研究的研异同。1.1研究重点古罗马帝国民族研究的重点是各个民族的文化,如英国学者爱德华·吉本在其著作《罗马帝国衰亡史》中有这么一段描述:“目光远大的罗马的才智之士轻虚荣而重抱负,为将不论发现于何处,论是来自于奴隶认不或外族人,之于敌人或野蛮人的高尚品德和优点,来全乃[1”]部据为己有,是一种更明智,更光荣的行为。他也,们所重视的是其他民族的“高尚品德和优点”而如何分辨一个民族的“品德和优点”?那就只有研究这个呢民族的文化,此,罗马帝国非常重视对其他民族的因古特性、教信仰以及英雄人物进行研究,宗如《罗马帝国》就记述了古罗马帝国对阿拉伯民族的研究:衰亡史中“在这种难以称为社会的原始的卑贱的状态中,些人这兽没有技术,有法令,至也没有语言,明是非,没甚不和其它畜类几乎很难有什么区别。……阿拉伯人的永久的独立性一直是外地人和当地人大加赞誉的一个题目;而辩论的技巧更使这个离奇的问题,成了有利于伊斯变梅尔后代的一个预言和一种奇迹。……但阿拉伯作为个人来讲确是自由的;他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享受社会福利而并不需要放弃他的天赋的特权。……阿拉伯人长期和其他人类的隔离,他们习惯于把一切生人都看作使敌人;土地的贫瘠使得到处流行着一个直到今天还为人收稿日期:2012-04-12作者简介:孙凤娟(1987-),山东东平人,女,兰州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孙乃龙(1982-),山东东男,平人,哲学博士,德州学院社科部讲师,研究方向: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第3期孙凤娟等:中外古代民族研究比较7研究涉及各个民族的地理、治、济、化、教信政经文宗仰、俗几乎所有方面。《罗马帝国衰亡史》五十章风第中对阿拉伯民族的研究包括:阿拉伯概况,拉伯人的阿特性和宗教,罕默德的兴起,的戒律,从麦加逃穆他他往麦地那,对不信其教的人的宣战,罕默德之死,他穆他的为人和私生活,他的影响的估价。尤其是概况部对分包括了阿拉伯民族居住的地理位置、口、候、人气民族的由来、徙,至还对其民族语言的由来作了介迁甚绍。对其宗教的描述更为详细,宗教的起源、要教从主义到宗教仪式、教领袖都做了详尽的描述。宗中国清代民族研究的广度很狭小且零碎。清代文献除了一些非官方的杂记,对如《回疆风土志》回族的介绍也仅仅限于生活习惯和一些宗教习性,谓“正所史”政府文献对其他民族的研究特别少,方志中对的地异族的描述非常少且只限于某一方面而且介绍的很散,只如《甘州府志》介绍了匈奴人的生活习性,《镇安县乡土志》二“种族”对回民的介绍也只有寥寥几句:卷中“本境人民,汉、两种,民即中国本部人,民系惟回汉回真阿剌伯之天方教人。汉民分本地、河两帮,民则下回属本地。凡籍隶本县、居境内与原籍本省、居本境世迁者,称本地帮。外省之人则无论何省迁来,年湮代均虽远,称下河帮。合而记之,河居十之七,地居十均下本之三。回民仅治东茅坪、洞川、八寺、地岭、山龙十土阳观、家川、家坪,城之东关等处有之,不及汉民程张附又[4]十之二也。”1.3研究目的古罗马帝国和中国清代的民族研究目的,是掌握都政权的民族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压制异族的反抗而作出的不得已而为之的一项举措,带有显著的政治目的。都康熙五十六年(1717)苏铣修纂《西镇志》对少数中民族的描述:“本地有上咂下族,异族,中族,纳猛中西族,族。诸羌习射猪,秋少暑,春多寒,皮为番夏冬毳衣,□煎荼,以皮马为礼,养为业。力农务学,酥人畜不殊内地。……汉宣帝神爵三年,后将军赵克国代先零命诸羌,其地置,羌属金城郡,度临羌,至活□,以破计东[5]为屯田可垦者二千顷,羌惮服不敢动。诸”涉及到少数民族的是中央政府对他们的攻伐,研究他们的习性而也是为了掌握少数民族的生活行动规律以便更好地压制少数民族对中央政权的威胁。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也有类似的描述:“保存古中代公民的纯粹血统,容任何外族血统掺入的偏狭政不策,止了雅典与斯巴达的繁荣并加速了它们的灭亡。阻目光远大的罗马的才智之士轻虚荣而重抱负,为将不认论发现于何处,论是来自于奴隶或外族人,之于敌不来人或野蛮人的高尚品德和优点,部据为己有,是一全乃种更明智,更光荣的行为。在雅典共和国最为繁荣的也时代,民的总数渐渐从降至人。反过公来,果我们注意研究罗马共和国的发展过程,们可如我能会发现,管战争、民活动不断消耗原有的人口,尽殖罗马公民,塞维尔·图里乌进行第一次人口调查时才在不过人,到同盟者战争开始时期却已经增加而到,是可以拿起武器为国效命的总人数,已不下仅人。当罗马的同盟者要求享有同等的荣誉和平等权利的时候,老院宁愿先进行一次兵刃相见的较元量,不肯作出屈辱的让步。萨谟奈人和卢卡尼亚人为也他们的冒失行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其它一些意大利国家,于它们相继一一都转而俯首听命,后全被允由最许投入了共和国的怀抱,转眼对消灭公众的自由也尽并[6]了一份力量。可见,然罗马统治者认为应当采取”虽宽容政策对待异族,将其付诸实施,是当异族提出并但享有同等荣誉和平等权利这些要求时,马人宁可对他罗们以前的同盟者发动战争。所以统治者无论对异族各个方面如何表示关注,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达到中央政其权对异族压制的政治目的。1.4研究态度中古罗马帝国、国清代在对异族进行研究时所持的态度却是不同的。古罗马帝国的民族研究尽管有歧视的方面,总的但说来持的是比较客观的态度。如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中的描述:“目光远大的罗马的才智之士轻虚荣而重抱负,为将不论发现于何处,论是来自于奴隶或外族认不人,之于敌人或野蛮人的高尚品德和优点,部据为来全[7]己有,是一种更明智,更光荣的行为。再如对阿乃也”拉伯民族的描述:“在阿拉伯人的那种较为简单的格局中,个民族是自由的,为它的每一个儿孙都厌弃俯整因首贴耳地对一个主子的意志服从。他的胸怀已为严厉的勇猛、韧,头脑清醒的美德所武装;对独立的热坚和爱使他养成自我控制的习惯;对丢脸的恐惧使他能蔑视危那种低贱的对痛苦、险和死亡的恐惧。思想上的严肃和坚定在他的外观上充分显露出来:他说话缓慢、有力,准确;他不轻易被任何事逗得大笑;他常做的唯而一动作是轻捋自己的胡须,男人的可敬的象征;他对那自身重要性的体会使他对同辈讲话从不轻佻,上级讲对[8]话从不胆怯。在此大加赞赏了阿拉伯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国清代的民族研究所持的观点却是对异族极端歧视,如《伏羌县志》二“地理志”记载:“巩志云:之中邑属雍州,大潬地也。夏商无可考已。东周时冀戎居古之,武公伐冀戎,置冀县。汉武帝改名成纪,天秦始属水。王莽更曰冀治,曰平襄。土人丑嚣,兵据其又起地,武平之。明帝永平十七年,汉阳郡治。魏晋为光置冀城县。元魏改当亭。后周改黄瓜。隋大业初,为冀仍城。唐武德三年改为伏羌,天水郡。……熙宁三年为属伏羌城,秦州。金仍之。元顺帝至元十三年升为县,属[9]属巩昌路。由明至本朝,因之。悉”通过对羌族由来的介绍,羌族的祖先看作是秦朝的奴隶,认为他们把并奇丑无比。总之,外古代民族研究在研究重点、究广度、中研研究态度方面都是不同的,在研究目的方面是相同而的。那么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不同呢?而他们的研究8焦作大学学报2012年9月目的又为什么相同呢?2.中外古代民族研究异同的原因中外古代民族研究之所以有如此多的不同,原因其主要是:(一)中外文化上的差异;(二)中外古代政权组织形式的差异;(三)中外古代经济模式的差异。2.1中外文化上的差异在国外文化的内涵中,“自由”“理性”的“实证”理念占有支配地位,外特别是西方国家无论是古代还是国现代其自由的思想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都居于中心地位,以国外古代的民族研究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这种所思想的烙印,而在研究一个民族时他们所持的态度是故比较客观的并且研究的广度是非常大的。在“理性”和“实证”想的指导下,们无论做什么都非常注重逻思他辑的“严密性”,和“系统性”所以他们的民族研究是非常周密与系统的,这一切也使得他们看重的是一个民而族的优秀精神思想。中国文化历来对“自由”“理性”“实证”视不够,重所以往往会带有较多的主观意识。因此,国古代民族中研究广度狭小且内容零碎,究重点是民族生活习性,研研究所持观点是对异族的极端歧视,就不足为怪了。也2.2中外古代政权组织形式的差异国外古代政权的组织形式有如下特点:(1)有较好的监督制约机制。(2)宗教在政权中有超越君主、高至无上的权力。如古罗马帝国实行的是共和制掩盖下的专,政制度,的监督机关是“元老院”具有颁布制订法律、它监督君主的责任,而“罗马教皇”是上帝的代言人,则君主要由其加冕。所以国外古代政权虽然也是专政制度但受到多重的监督与约束,论做什么都必须考虑到诸多无方面的因素,民族研究采取较为客观、容的态度。对宽中国古代政权是君主极度专政,清代皇帝享有一如切大权无须对任何人负责,以他的态度和喜好完全决所定了在民族研究方面的态度。从历史演变过程中不难看出,国古代几乎所有的皇权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中统治,对异族采取压制和歧视的态度。都2.3中外古代经济模式的差异国外古代各个民族历来重视商业,以流动性非常所大,而各个地区、个民族之间的交往,其是经济进各尤交往比较频繁,此比较了解,此在民族研究方面无彼因态还客论是广度、度、是深度上都比较全面、观。中国古代历来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视的是重,在某一地区定居式的“农耕”较为封闭,外交往不与多。这导致中国的各个民族之间了解甚少,以在民族所研究方面只是侧重对各个民族的生活习性进行研究,比较片面零碎、乏客观性。缺然而中外古代民族研究在研究目的方面却是相同的,带有显著的政治性。因为中外古代政权都是专政都制度,这种情况下,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地在统位,制异族对自己政权的颠覆,得不对各民族的生压不活习性等等各个方面进行研究。他们尤其关注各个异族的迁徙,为这多少会对他们控制下的地区产生或多因或少的影响,异族比较了解就会比较容易把握他们的对行动目的,便对异族采取攻伐或和解的政策。以总之,外民族研究有许多的不同,是他们的目中但的是相同的。今天,们进行民族研究也应该借鉴国外我民族研究的优点。参考文献:[1][英]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D.M.洛节编本)[M].黄宜思,雨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997:32.黄1,[2]同[1]1997:330-370.[3][清]钟庚起.甘州府志(清乾隆四十四年刊本)[M].台北:成文出版社,976:461-463.1[4][清]李麟图.镇安乡土志(清光绪三十四年铅印本)[M].台北:成文出版社,969.1[5][清]苏铣.西镇志[M].,[6]同[1]1997:32-33.,[7]同[1]1997:32.,[8]同[1]1997:336-337.[9][清]周铣修,芝.伏羌县志(清乾隆三十五年刊本)叶[M].台北:成文出版社,976:45-46.1(责任编辑孔占奎)